今日10:22寒露 如何養生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7-10-8 00:01
【byb.cn 】(來源:程氏針灸)2017年10月8日10:22,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那在這個季節如何養生呢?
一、節氣·寒露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
二、物候志·北方鳥飛絕
“一候鴻雁來濱;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最后一波南遷的大雁也來到溫暖的南方大沼;黃雀一類的小鳥也絕跡了,古人運用浪漫的想象力,以為是小鳥們避寒躲入了大海化為蛤蜊,“飛物化為潛物”;而一片蕭瑟中,菊花正開得旺盛。三、起居錄·結束假期回歸日常
今年寒露恰好是黃金周后工作日的前一天,天氣也涼了,假期也余額不足了,要調整好心態,調整好身體節律,以適應迎來的工作哦。
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依然是“燥”邪當令,傷肺傷胃。
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此時,應多食用蜂蜜、乳制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強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避免傷體陰精。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四、養生經·泡腳按太溪
穴位養生方面也是如此,除了延續上期的滋陰保健外,還要注意腳部。就像孫儷娘娘每個節氣都在微博建議泡腳一樣,我們也建議泡腳。
寒從足底起。寒主收引,最易影響遠端的供血不足,出現腳涼的狀況。寒露時,自然界中陽氣收斂,陰氣漸盛,于此相應,人身體的陽氣也開始內收,行于肌表行于四末的陽氣也減少。如果本身陽氣虛,就會出現雙腳發涼怕冷的感覺,若脾腎陽虛的人還會感覺脾胃虛寒,消化能力變差,食量減少的癥狀。這一類人群,更需要養護身體的陽氣,做到有備無患。
泡腳時注意,一定把腳踝泡進去。腳踝的內側為太溪穴,腎經原穴。該穴與人體腎功能密切相關,即補腎陰又補腎陽。在泡腳的過程中,可以圍繞腳踝的前后左右進行局部按摩,并在太溪穴進行點按。
如果遇到受涼導致腹部急性疼痛,可在泡腳時在水中添加花椒,同時按揉梁丘穴,這樣可以及時緩解癥狀。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