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人猝死前無征兆

【byb.cn 】(來源:健康時報)研究表明,10個人冠心病初次發作,1個表現為猝死,4個表現為心肌梗死,5個是心絞痛。也就是說,2個人初發冠心病就有1個人是猝死或心梗。北京的一項研究發現,在突發急性冠心病的患者中,死亡率高達67%。發病后 1小時內死亡者占三分之一,24小時內死亡者占75%。
雖然在發生意外后,80%的人都能發現冠心病的證據。但相當一部分人在生前是“正常人”,沒有冠心病癥狀,也沒有被診為冠心病。那為什么看起來好好的人突然就不行了呢?
冠心病有兩種類型,心梗和猝死可以叫急性冠心病,還有些人經常一活動就犯心絞痛,雖然冠心病時間很長,但活得還好好的,稱慢性穩定性心絞痛。兩者的主要區別就是血管狹窄處上的那層膜(又叫纖維帽)是否穩定。急性冠心病發作不取決于狹窄程度,而取決于纖維帽是否穩定。膜越薄,就越容易破裂。一些人雖然狹窄不嚴重,但纖維帽破裂后,形成血栓,加重狹窄,甚至使冠脈閉塞,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猝死。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但它深藏在胸腔,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蘇北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師何勝虎指出,當它有病時,就會發出求救信號。只要注意觀察相關異常表現,就能判斷心臟是否得病,并及時就診。
出現下列癥狀時請當心
幼兒爬樓梯或跑步時,心慌、胸悶或口唇發紫者,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對于兒童,曾患有扁桃體炎或膿皰瘡者,若出現原因不明的關節痛、發熱,伴有心慌、氣喘,應注意是否患風濕性心臟病。
對于青壯年,患感冒或腹瀉后3周內,出現全身乏力,體力活動或平靜時心慌氣短,脈搏加快或快慢不勻,警惕是否得了心肌炎。如果夜間睡眠中,突然因胸悶、憋氣驚醒,或氣急加劇、頻繁咳嗽,并咯出泡沫或紅色泡沫樣痰,就是急性心衰的表現,表明心臟病突然加重,要及時送醫院。
對于中老年人,在過度疲勞、過量飲酒、情緒激動或吸煙后,突然發生前胸悶痛、重物壓迫感等現象,常常是冠心病心絞痛發作。如持續時間較長,含化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15分鐘后,疼痛仍不能緩解,有可能發生了心肌梗死,不能在家等待,應及時送醫院就診。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