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今日13:37立冬 如何養生

今日13:37立冬 如何養生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7-11-7 00:01

    【byb.cn 】(來源:天氣網)今天13:37,立冬,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的立冬節氣。今年立冬的節氣,全國各地氣溫普遍較主,有暖冬的感覺。你知道立冬如何養生呢?其實立冬是冬季的開始,想要冬季過得好,就要從立冬開始注重養生。那么立冬如何養生?


一、立冬養生吃什么


  1、立冬飲食養生以增加熱量為主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御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參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人體的甲狀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狀腺素,它能加速體內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產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進甲狀腺素分泌。含碘豐富的食物是:海帶、紫菜、發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2、立冬養生要注意補充維生素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個冬季過后,人體出現維生素不足,如缺乏維生素C,并因此導致人發生口腔潰瘍、牙根腫痛、出血、大便秘結等癥狀。那么人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還有維生素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卜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

  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還應選擇圓白菜、心里美蘿卜、白蘿卜、胡蘿卜、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這些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補充人體維生素需要。

  3、吃“點”果

  甘酸清潤的水果通常富含維生素C和E,可以滋潤皮膚。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使皮膚水潤細膩,維生素E是種高效抗氧化劑,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增強細胞活力,如獼猴桃、山楂、蘋果、梨、柑橘類水果。

  另外,酸味水果還含有鞣酸、有機酸、纖維素等物質,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腸蠕動的作用,冬季,一天吃個水果,是補水潤肺的理想選擇。

  4、立冬飲食要增苦少咸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5、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在補冬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

  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一個好選擇。如吃“臘八粥”有助于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小麥粥有養心除煩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養陰、蘿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養陰固精、茯苓粥可健脾養胃、大棗粥可益氣養陰等等。

二、立冬如何養生

  1、多“點”笑

  喜、怒、思、憂、恐五志之中,憂傷情緒容易傷肺。因此,冬天養生應將我們的心志、肺和呼吸系統與秋的收斂之氣相應,以笑養肺。笑不僅使人心情舒暢,還能保持心火不旺,心臟始終處于一種柔和的狀態,對肺是有好處的。

  經常笑一笑能使胸部擴張,肺活量增大。特別是清晨鍛煉時,若能開懷大笑,可使肺吸入足量的大自然中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加快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心肺及臟腑氣血調和,保持人的情緒穩定。笑雖可祛病健身,但必須適度。過分失常的笑,對心肺都有害,也會傷人氣。

  2、早“點”睡

  立冬后,就要根據冬季的特點進行養生。在眾多的養生方式中,最省事可謂“睡覺”了。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對于成年人來說,一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足,那么可在中午補睡半小時到一小時。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養陰培元,有益于在冬季陽氣潛藏,陰津蓄積。

  中醫認為冬主收藏,所以冬三月應早臥晚起,注重補陰才會事半功倍。建議每天最遲不超過12點(即子時)入睡。因為這個時候的“陰”到達了最盛的位置,過了12點陰氣就開始下降,陽氣緩慢上升。中醫向來講究“天人合一”,而靜又養陰。因此,在每日陰陽的此消彼長的過程中,于12點之前入睡,最能養陰。睡眠時的被子應該以暖和、輕柔為宜。

  3、出“點”汗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選擇冬季適宜的運動項目,總的原則是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年輕人或身體較好的中年人可選擇跑步等強度較大的運動,鍛煉時間比春夏季多10到15分鐘;老年人或體質較弱的,可以選擇快走、慢跑、打拳等低強度運動,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宜。

  冬季運動首先要充分熱身,因為冬季人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彈力和伸展性降低,關節活動范圍減小,容易使人感到身體發僵,不易舒展。如果不熱身就鍛煉,可能會造成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因此冬季鍛煉前最好通過慢跑、徒手操和輕器械的少量練習,使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后再運動。

  4、護“點”腳

  冬季健腳即健身。在冬季不要只顧添加上衣,卻忘了下肢和腳的保暖,要知道下半身受寒亦可引發感冒。在氣溫下降的冬季,應穿一雙保暖性好的厚襪子,當襪子和鞋墊汗濕后,要及時烘干,同時鞋子內部也要經常烘曬;另外,老年人從室溫較高的屋子外出時,要設法避免寒氣的突然刺激。

  在冬季,要特別注意加強腿足鍛煉,如果下班不忙的話,可選擇以步代車走上一段路,或偶爾爬爬樓梯,都可以達到鍛煉雙腳的目的。民間素有“睡前洗腳,賽吃補藥”的說法。

  在臨睡前用溫水洗腳,不僅能溫暖雙腳,還能消除疲勞、驅病強體。同時輔助按摩,用搓熱的雙手按捏腳底,不僅可以去除腳部表面的角質防止破裂,還可以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這對雙腳的保健和人體健康都十分有益。

  5、調“點”神

  冬季的寒冷氣候會使人的新陳代謝等生理機能處于抑制狀態,“精神感冒”癥狀也由此增多。專家提出,冬季藏精更宜養神,神志內斂才可精滿氣足,在精神調養上要力求其境,保持情緒安寧,避免煩躁,白天可多曬太陽,多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活動,并適當增加屋內照明亮度。

  專家建議,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學會調控不良情緒,對于心中的不良情緒,可通過適當方式發泄出來,以保持心態平和。可以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6、防“點”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嚴寒天氣,要保持居室環境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上午、下午定時開窗通風,避免煙塵污染和刺激。居室溫度控制在16℃-20℃。此外,早晨、入睡前、洗臉時以及每次大小便后洗手時,都要堅持用冷水沖洗鼻子(并擤去鼻涕),這樣不但能增強鼻黏膜的耐寒與抗病能力,還能及時把鼻道內的細菌、病毒和塵螨等物清除,減少感冒和過敏性鼻炎的發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