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網文刷屏引發保險關注熱潮

一場“小病”也許就能擊垮一個看似殷實的中產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機”人群,是否對抵御突如其來的重大變故毫無準備?隨著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網文在社交網絡刷屏,不少都市白領開始對重疾險、意外險熱切關注。記者近日采訪后發現,應對突發大病等重大變故,買一種保險就高枕無憂的想法過于單純。
買了重疾險未必“確診即賠”
剛剛過去不久的春節假期,在北京一家商業保險公司工作的小吳電話被打“爆”了。很多朋友來電話都是為了向她咨詢商業保險的事。
看了這篇文章,韓先生聽從家人的勸告,買了一份重疾險。在他的同學、朋友中,類似情況的人不在少數。
“買了重疾險,有了大病就不愁沒錢治了吧?”小吳介紹,存在這樣想法的咨詢者不在少數,但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區。消費者購買時一定要對照條款看清病種定義和理賠條件,別被一句“確診即賠”忽悠了。
重疾險被保險人確診保險合同中約定的重疾,保險公司賠付約定的保險金,錢一次性給,怎么花隨你。但重疾險并不囊括所有大病。中保協規定重疾種類有25種,各險企會自行增加一些病種,一般可達到30種以上。
但在市面上絕大多數保險公司推出的重疾險保障中,像流感網文中岳父緊急感染流感、肺炎的情況,并不在大病保障范圍內。
同時,有些疾病是實施了某種手術才能賠或達到約定的疾病狀態才獲賠。以腦中風為例,在疾病確診180天后才能獲得賠付。而治療心臟類重大疾病的冠狀搭橋術、心臟瓣膜手術,都需要“實際實施”了手術之后,才能向保險公司申請賠付。
“重疾險所發揮的作用,不是醫療保障,不是為你提供治療大病的資金,而是得了相關的嚴重疾病后,給家庭的一種收入補償。”一位保險從業人士說。
儲蓄型重疾險“跑不贏”理財
如果保障期間沒有得病,保費還可以拿回來——返還型、儲蓄型重疾險受到不少青睞,但專業人士提醒,這類保險每年所交的保費較高,所對應的收益可能并不劃算。
“一年交4萬,連交20年,保障額100萬”,研究了一家大型保險公司給自己提供的保單費率,今年43歲的李軍吃了一驚。
由于重疾險保費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根據他的年齡計算,要想獲得100萬元的重疾險保額,他需要每年繳4.1萬元保費,連繳20年。80萬元保費,能在未來終身獲得重疾100萬元的保障,乍看上去,似乎還行?
“算了算,每年收益率別說太高,按5%算的話,一年存4萬,16年就能存滿100萬了。要是在16年內不幸得了重疾,那還算劃算,否則的話,普通理財都沒有這么低的收益率。”李軍說。
除此之外,在投保過程中的一招不慎,也有可能讓你最終面臨巨大的拒賠風險,竹籃打水一場空。
春節前,韓先生給自己和愛人買了兩份重疾險。保險合同已經簽完,韓先生回頭琢磨時發現,“奇怪,怎么沒有讓我簽健康告知書呢?”
“簽字前我已經幫你提交過了呀!”聽到詢問,保險員才告訴韓先生,之前兩人通過手機簽署電子合同的過程中,在健康告知的一長串問題里,保險員都代替韓先生勾選了代表“健康無問題”的選項。
可事實上,韓先生的愛人曾經因為身體內的一個小囊腫去醫院檢查過,雖然醫生根據經驗判斷多半是良性,可在健康告知書的“有無良性或不明性狀囊腫或腫瘤”選項中,保險員替他勾選了“無”明顯不妥。但保險員還是說服了韓先生,接受了這份并未百分之百“誠實”狀態下簽署的保險協議。
重疾險醫療險組合購買
那么到底買什么保險才能轉嫁大病風險?愛心人壽壽險規劃師艾毅表示,以《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的情形為例,即便主人公購買了重疾險,特別是基礎版重疾險,是無法獲得賠付的,但壽險和醫療險都會賠付。“壽險保的是人的生命,如果提前買了壽險,文中岳父生病去世后,家人可以申請保險金,補償家庭的經濟支出。另外,住院醫療所發生的合理且必須的費用,大部分醫療險的賠付范圍都可以覆蓋。”
重疾險和醫療險是健康險的兩大主要分支。不同于重疾險,醫療險用于解決“醫保不能報銷的醫療費用”,保障范圍更廣,報銷實際醫療花費。對于不少想要在生病當時減輕經濟壓力的家庭來說,醫療險更為實用。另外還可以考慮意外傷害保險,當因意外傷害導致死亡或殘疾,也能獲得賠付。
醫療險和重疾險并不沖突,而可互為補充。醫療險可以解決看病的錢,重疾險負責養病的錢。而且重疾險覆蓋的疾病有限,醫療險不限疾病種類,兩者相輔相成。艾毅建議,一般家庭建議將重疾險和醫療險以組合形式購買。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