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監測有5個時間點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8-3-24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國際糖尿病聯盟在糖尿病治療指南中明確提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值是:糖化血紅蛋白<6.5%,空腹血糖<6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血糖<8毫摩爾/升。但在我國糖尿病人群中,血糖達到上述標準的比例很低,沒有進行科學的血糖自我監測是重要原因之一。
單獨一次血糖監測的影響因素很多,如果僅根據一次血糖測定結果調整治療,往往會出現偏差。理想的自我血糖監測,應當是每天多時點測定血糖。從經濟學和可操作性方面考慮,建議糖友選擇一天中具有特定意義及代表性的若干時間點,如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睡前血糖和夜間血糖等。
測血糖的時間和頻率,要根據糖友病情的實際需要來決定。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應每天自測4~7次,直到病情穩定,血糖得到控制。
當病情穩定或已達到血糖控制目標時,可以每周監測1~2天的全天5~7個時間點血糖。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天至少要測血糖5次,血糖達到控制目標后放寬到2~4次。使用口服藥和生活方式干預的糖友,血糖控制達標后每周測血糖2~4次。每天7個點的血糖為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時和睡前血糖。
此外需要注意,糖友在運動前后和飲酒之后容易發生嚴重低血糖,這個時候檢測血糖很有必要。感冒發燒、情緒波動、自我感覺不適時,也需要加測血糖。▲(受訪專家:火箭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李全民 記者 莫鵬)
單獨一次血糖監測的影響因素很多,如果僅根據一次血糖測定結果調整治療,往往會出現偏差。理想的自我血糖監測,應當是每天多時點測定血糖。從經濟學和可操作性方面考慮,建議糖友選擇一天中具有特定意義及代表性的若干時間點,如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睡前血糖和夜間血糖等。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時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狀態下的血糖,午餐和晚餐前血糖不在此列。這一指標主要反映患者自身胰島β細胞的基礎功能,能體現頭天晚上所用藥物對整個夜間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況,也是診斷糖尿病的標準之一。
■餐前血糖
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的持續性。通過查餐前血糖可以指導糖友調整將要吃入的食物總量和餐前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藥)的量。
■餐后2小時血糖
主要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測定應從吃第一口飯開始,到滿2小時時為止,不能從吃完飯采開始計時。
■睡前血糖
反映胰島β細胞對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可指導夜間用藥或注射胰島素劑量及睡前的加餐,以避免夜間發生低血糖,保證睡眠安全。一般睡前血糖如小于6毫摩爾/升,夜間低血糖發生率大于50%,因而低血糖耐受能力較低的糖友(如老年人、并發冠心病者)應加強睡前血糖監測。
■凌晨3點血糖
主要用于發現夜間低血糖及鑒別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因為夜間胰島素缺乏和胰島素用量過大都可以引起空腹高血糖,這兩種情況的臨床處理截然不同。
測血糖的時間和頻率,要根據糖友病情的實際需要來決定。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應每天自測4~7次,直到病情穩定,血糖得到控制。
當病情穩定或已達到血糖控制目標時,可以每周監測1~2天的全天5~7個時間點血糖。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天至少要測血糖5次,血糖達到控制目標后放寬到2~4次。使用口服藥和生活方式干預的糖友,血糖控制達標后每周測血糖2~4次。每天7個點的血糖為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時和睡前血糖。
有下列7類糖友應加強血糖監測:
1。剛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尤其佩戴胰島素泵者;
2。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
3。血糖控制不佳者;
4。常發生低血糖者;
5。剛更換藥物或調整劑量;
6。孕婦;
7。生病、手術、外出、激動等特殊情況的糖友。
此外需要注意,糖友在運動前后和飲酒之后容易發生嚴重低血糖,這個時候檢測血糖很有必要。感冒發燒、情緒波動、自我感覺不適時,也需要加測血糖。▲(受訪專家:火箭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李全民 記者 莫鵬)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