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功能障礙或是帕金森病早期信號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蒙燕
帕金森病是如今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很多人都知道手腳震顫、運動遲緩、凍結步態等是它的癥狀。但你知道嗎?除了這些典型癥狀外,便秘、嗅覺障礙、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癥狀也是它的信號,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性功能障礙。近期研究發現,在中青年(35~55歲)帕金森病患者中,性功能障礙高發,尤以年輕男性更明顯。專家提醒,帕金森病早期誤診率高達15%~24%,留意性功能障礙、便秘等非典型癥狀有助于早期發現疾病,及時治療。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馮馮
中青年有性功能障礙排查下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我國65歲以上人群總體患病率約為千分之十七,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其癥狀表現為起步緩慢、走路拖步、手抖、表情呆滯、說話吃力、肌無力等,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她介紹,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有肢體震顫等典型癥狀外,還有一些非運動癥狀,最常見的是消化道癥狀,還有睡眠、情緒、嗅覺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是性功能障礙。由于帕金森病主要累及55歲以上的老年人,長期以來對中青年患者(35~55歲)的性功能狀況研究較少。但近期的研究發現在這部分患者中同樣高發性功能障礙,并且年輕男性尤為明顯(女性患者可能羞于啟齒,不會主動向醫生訴求)。帕金森病通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的異常,而自主神經對于包括生殖器官在內的盆腔臟器的血管、肌肉的舒縮等具有支配作用,而當自主神經出現功能損害時,通常出現陽痿、直腸膀胱功能失調、尿失禁等;帕金森病自身的運動癥狀如肢體顫抖、肌肉僵硬等也會影響性功能。
李蒙燕提醒說,當然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性功能障礙,但還是建議中青年患者如果同時出現動作遲緩、震顫應排查一下帕金森病。
容易誤診誤診率高達24%
老張在65歲那年發現自己經常手不自覺地抖動、走路緩慢,剛開始以為是“老年病”,沒當回事兒。后來漸漸出現了邁不開步、說話吃力等癥狀,老張才重視起來,先后跑了多家醫院,輾轉多個科室,找到了帕金森病專科門診,才被確診為帕金森病,然而這時病情已經發展了2年,錯過了早期治療時間。
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早期誤診率高達15%~24%。由于帕金森病的早期癥狀如手抖、動作緩慢、僵硬等,往往被誤認為是老年人的正常現象,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就診率低。再者,由于帕金森病表現多樣,容易與頸椎病、中風、老年癡呆癥等混淆,大部分非專科醫生無法正確診斷帕金森病,導致疾病誤診率非常高。其實,若能早期發現并及時進行規范治療,可明顯減輕癥狀、預防并減少遠期運動并發癥,讓患者過上趨于正常人的生活。
治療:要把目光放長遠
帕金森病的治療原則是對帕金森病的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采用全面綜合治療,其中藥物治療是首選,且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主要治療手段。帕金森病的治療目標除了緩解現有癥狀外,更需要把目光放長遠,選擇既可以控制運動癥狀又能預防或延緩運動并發癥發生的藥物。根據2014《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三版)》,針對早發型帕金森病患者的病程初期,可以將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作為治療首選藥物。
李蒙燕介紹,一般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后,大部分患者都會面臨“蜜月期”問題,即患者在治療的前幾年服用較小劑量的左旋多巴類藥物可以獲得比較滿意和持續的療效,但隨著治療時間變長,劑量增加尤其是當大于等于400毫克/天后,患者就會容易出現不能控制的癥狀波動、開關現象、異動癥、凍結步態等運動并發癥。面對運動并發癥,需要盡快復診,調整聯合用藥治療方案。比如“癥狀波動”調整的方案可以有多選,可以增加每次的左旋多巴的劑量或服藥的次數,也可以添加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既可以強效控制震顫等運動癥狀,又可以降低運動并發癥風險及減輕癥狀。
提醒:要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
現在很多中老年人患有多種疾病,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李蒙燕提醒,治療帕金森病時,最好把之前的藥物帶給帕金森病專科醫生看,讓醫生來指導用藥,以避免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