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前的求助信號

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 楊甫德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 梁 紅
1.語言上直接或間接的表達
如“活著太痛苦,是家人的累贅,不想再堅持了”“我的問題無法解決,沒有人能幫我,沒有我大家會更好”等。他們還會談論與自殺有關的事,開自殺方面的玩笑,談論自殺計劃,包括自殺方法、日期和地點。
2.情緒的流露
如絕望、焦慮、抑郁、失控感等都是自殺的危險因素;憤怒、內疚、孤獨、悲傷,無助也是常見的情緒體驗,就像著名畫家梵高自殺前曾與好友賭氣,憤而割掉自己的左耳。
3.行為表現
分發財物、與人道別、將貴重的東西送人、和家人朋友疏遠,以及酒精和藥物濫用、極端和不計后果的沖動、嚴重抑郁后的突然平靜等。
4.生理上的改變
例如缺乏興趣、食欲、性欲,身體健康狀態不佳,睡眠出現問題等。
如果你發現身邊有人出現以上征兆,就要引起注意,看是否能幫上忙,你可以這么做:
1.冷靜、耐心地傾聽,讓他們傾訴自己的感受;
2.認可他們表露出的情感,不要評判,也不要試圖說服他們改變感受;
3.詢問他們是否想到過自殺,如“在你痛苦、絕望的時候,會想要結束生命嗎”,要記住,與他們談論自殺并不會誘發或觸發自殺想法和行為,相反,關注和傾聽他人能減少痛苦,預防自殺;
4.讓他們相信可以獲得幫助,并鼓勵他們尋求幫助;
5.找到其他人一起來幫助他們;
6.如果你認為他們當時自殺的危險性很高,去除自殺危險物品,不要讓其獨處,要立即陪他們去心理衛生服務機構或醫院接受評估和治療。
幫助有自殺危險的人時,以下事情不要做:不要批評、評判、指責或拒絕他們;不要忽視一個人表達出來的自殺想法,那表明其即刻自殺的危險性很高;不要表現出驚慌失措,要鎮靜;不要做出無法保證的承諾,例如“一切都會變好的”“你男朋友一定會與你和好的”;不要否認或忽視他們的感受,不要試圖說服他們立即放棄自殺的想法,更不要讓他們感到內疚;不要阻止他們用哭泣等方式表達情緒;不要輕視他們的自殺想法;不要答應為他們的自殺念頭保密。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