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來月經屁股痛便秘 原是骶前腫瘤

來月經屁股痛便秘 原是骶前腫瘤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8-9-27 00:01
    【byb.cn 】(來源:廣州日報)每逢經期就“屁股”痛,還便秘,31歲的黃小姐被這個癥狀折磨了十個月。日前,她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就診,經診斷發現這位姑娘骶前間隙長了巨大囊腫,病灶之大猶如一個“大土豆”。該院結直腸肛門外科黃美近教授表示,該病發病率僅為1/40000,長得這么大十分罕見。

 

  身體里長了個“大土豆”

 

  約10個月前,31歲的黃小姐發現,自己不僅是每個月“總有那么些不自在”,而且在此期間,“屁股”(骶尾部)還會不間斷地出現劇烈疼痛,每次至少坐立不安疼個10來分鐘。再加上這期間伴隨便秘,讓她苦不堪言。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約有大半年,黃小姐在當地醫院做了MRI檢查,結果提示直腸后間隙占位性病變。此時,骶尾部的疼痛已經加劇到無法忍受的地步,心急如焚的黃小姐輾轉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

 

  據接診的葉俊文主治醫師介紹,經檢查,在距離肛門2厘米處可以摸到直腸后壁一個軟軟的腫塊。該院結直腸肛門外科黃美近教授經過縝密的問診,再結合完善CT及MR檢查,最終確定了病因——原來黃小姐體內骶前間隙處竟然潛藏著一個巨大囊腫!

 

  黃美近介紹,正常人的骶前間隙就是兩層膜,骶前筋膜跟直腸系膜,如不長東西基本上直腸是貼著骶尾骨下生長的,一般寬度僅有5mm左右。在這么小的間隙中長出來的骶前囊腫,一經發現,一般建議積極手術治療。

 

  他表示,首先,囊腫有惡變的可能;其次,囊腫可能會繼發感染,從而增加徹底切除的難度,術后感染和復發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最后,早期沒有處理的囊腫會逐漸增大,使完整切除變得更加困難。當前黃小姐的病情已刻不容緩,手術治療迫在眉睫。

 

  手術入路是成功關鍵

 

  醫生發現,這種情況手術有一定的難度,骶前間隙是一個潛在間隙,前方是直腸,后方有骶尾骨的保護,操作空間狹小,周圍結構復雜,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一條合適的手術入路,是此次手術治療成敗的關鍵。

 

  此次手術可謂“瓶中取物”,要從細窄的間隙取出碩大的囊腫,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分析了種種利弊后,黃美近做出了一個決策:經腹經骶尾雙入路骶前囊腫切除術。

 

  在全體醫務人員的配合下,先讓患者仰臥,使用腹腔鏡經腹游離囊腫上極,而后再改成俯臥折刀位,經過骶尾入路,游離囊腫體部及底部(過程需去除尾骨,離斷肛門括約肌后再重建)。一邊對囊腫來了個360度無死角的全包圍,一邊柳葉刀一寸寸深入,終于,醫療組將這個足有10cm大的囊腫成功連根拔除。

 

  術后觀察,黃小姐的排便、排尿等功能均完好無損,周圍神經也沒有造成損傷,傷口愈合后就很快出院了。

 

  小知識:

 

  骶前腫瘤也稱直腸后腫瘤,是發生在骶前間隙的一種組織來源多樣的少見腫瘤,其中以發育性囊腫最為常見,根據其不同的來源胚層,可分為表皮樣囊腫、皮樣囊腫、尾腸囊腫及畸胎瘤。

 

  骶前腫瘤發病率極低,多個大型治療中心報道其發病率僅為1/40000。由于其位置深,以無痛性生長多見,早期診斷較為困難,多于女性婦科檢查時發現。

 

  它的臨床癥狀不典型,常常由于囊腫的壓迫和感染表現為骶尾部或者肛周的疼痛而就診。常常與肛周感染性疾病、骶尾部藏毛竇等疾病相混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