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是保還是換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曹光磊說,膝骨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由于膝關節表面軟骨磨損、缺失,導致骨刺、腫脹、關節積液、膝關節游離體(關節內可移動的軟骨或碎骨渣)等。膝骨關節炎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曹光磊推測中國目前需要治療的患者約有7000萬,在45~60歲人群中,有25%~40%會有膝關節退化;80%的65歲以上的人會有膝關節退化。
若膝蓋持續幾天甚至1個月出現疼痛、腫脹、僵硬、上下樓梯困難等,且無明顯改善,就很可能得了膝骨關節炎,要及時就醫。臨床上一般通過雙膝關節對比X光片、核磁共振成像等輔助診斷。北京中醫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馬彥旭介紹,除了影像,中醫還會通過“三診合參”診斷病情,即望診,看膝關節表面皮膚色澤、腫脹程度、關節畸形情況;觸診,患處皮膚溫度有無增高,對比雙膝腫脹程度、關節積液情況,看膝蓋壓痛部位、觀察功能活動是否受限;聽診,聽關節內是否有摩擦彈響。
如果患者病情初起,且年齡較輕,推薦中醫保守治療。治療分三期,濕熱型急性期需清熱利濕、消腫止痛,可內服四妙湯加減(醫生依據病情在四妙湯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藥材),外敷藥膏,此時期禁按揉、熱敷、理療,不要用補腎壯骨的熱性中藥。中后期可對證治療,濕重腫重者利濕、寒重者散寒、痛重者活血。康復期注意保暖,節省關節的使用,同時加強下肢肌肉鍛煉。如果有游離體,可到醫院診療,看能否運用關節鏡清理。
曹光磊表示,膝骨關節炎的發病是階段性的,因此西醫會進行階梯化治療。第一階段會通過藥物緩解患者疼痛炎癥。如果病情沒改善,進入第二階段,利用注射液消炎止痛,提高關節潤滑度。第三階段要用外科手術治療,如果膝關節只是部分磨損,可利用微創單髁置換術,將磨壞處去掉,換上人工材料,最大限度保留膝關節;若膝關節里外前后全破壞,已嚴重影響生活,就要做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了。
衰老、肥胖、外傷、遺傳及腿部畸形等都會引起膝骨關節炎。對于其預防和護理,二位專家給出了建議。1.羅圈腿、X型腿等畸形問題要盡早糾正。2.膝蓋受過外傷、有關節炎家族史或做過關節手術者,要格外加強保護。3.預防肥胖,它會增加膝關節負擔。4.避免爬山、深蹲、快走,推薦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可做臥位直腿抬高運動:平躺在床上,整條腿伸直抬起至約30度,十秒后放下,一組20個,每天4~5組。▲(記者 水 欣)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