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救市:中國做不了取款機

在美國為救市的錢爭論不休之時,中國人民銀行14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已超1.9萬億美元。過去幾天,各國媒體發文討論著“坐在錢堆上”的中國將怎樣拯救世界金融體系。
“政府拯救銀行的努力可能會把美國經濟從懸崖邊拉回。”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6日說,“但其代價卻可能將本財年的預算赤字推高到1萬億美元。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Arvind bramanian在《金融時報》上撰文,提出向中國借錢。
作者甚至假想出一個方案:中國直接向美國政府貸款5000億美元——與之前購買美國國債的間接性和無條件不同,這次中國將像西方捐贈者一樣附加條件:中國可以要求美國政府以特別的辦法去拯救銀行;要求像世界銀行和IMF要求的那樣監督美國的拯救計劃,規定這些錢必須用來減輕最弱勢房主所受的沖擊,真正解決房產市場的根本問題。
牛津大學經濟學家Andrew Graham 15日也在英國《衛報》上撰文說,“如果中國人花掉他們上萬億的鈔票,衰退就能夠避免”他說,危機的根源在于世界經濟的不平衡,西方以信貸為基礎的消費填滿了亞洲過高儲蓄留下的需求空洞。在西方停止消費的背景下,避免全球衰退的唯一之道只有依靠中國人能消費更多。他說,“對于全球的金融穩定,中國人是解決問題的核心,但很奇怪,目前的G7或者G8卻沒有包括他們。
巴基斯坦《拂曉報》15日也在頭版發表文章呼吁巴基斯坦向東看。該報說,“需要一個新時代的對華戰略關系”。該報說,“中國成為金融穩定的支柱,擁有了一年前都還無法想象的杠桿,‘如果世界經濟進一步黯淡,中國將成為最可能的拯救者。’《經濟學家》最近一期斷定說。”該報甚至稱金融危機是個“好新聞”,為巴基斯坦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減輕對西方援助的依賴,從自身經濟和戰略利益出發作出大膽而又有決定性的轉變。
被看重的滋味的確美妙,但卻很容易遭到忽悠,變成別人做事你埋單。盡管中國已明確表示愿意與世界合作維護金融穩定,但中國有多大能力,能夠承擔多大責任,卻是另外一回事。
加拿大《環球郵報》15日對剛剛贏得大選的總理庫伯的冷靜提醒,實際上也是對中國的冷靜提醒: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將成為中國對世界的最大貢獻。該報說,面對金融危機,庫伯在競選時承諾要維護加拿大的經濟穩定,但美國經濟的衰退將不是“小事一樁”:中國進口加拿大的原材料是為了向美國市場出口產品,“如果中國賣不出去面包機,那么就不會再買加拿大的銅。而這會帶給加拿大更高的失業率和稅率。
美國麥克萊齊報業集團10日援引摩根斯坦利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慶的話說,“在這種規模的全球危機面前,中國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還很小。”他說,而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用來購買部分美國的政府債券的現實也很容易被忽視。該報還指出,中國購買美國任何大銀行或敏感資產都會引起美國國會的哀嚎,就像2005年中國公司出資競購優尼科時那樣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