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三成女性有一定程度抑郁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了解到,本次調研采取問卷形式,調查對象為武漢市所有女性。問卷通過互聯網渠道擴散,回收問卷2241份,有效問卷1926分,有效率85.9%。
調研主要集中在31~50歲年齡階段。31~35歲占比23.5%;36~40歲的員工占比21.6%;41~50歲的占比29.0%;被訪中,已婚占比93.3%;離異占比4.2%;再婚占比2.2%;單身未婚者占比0.3%。本次調研各類工作性質的女性均有覆蓋,受分發渠道影響其中以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為主,占比42.2%;其次是企業職員,占比20.0%;自由職業占比13.4%。
婚姻質量與抑郁水平負相關
婚姻質量通過“婚姻滿意度”“夫妻交流”“解決沖突的方式”“性生活滿意度”和“子女和婚姻”五方面進行調查,并將受訪對象分為21~35歲的青年組、36~50歲的中年組、51歲及以上的老年組三組:經比較發現,三組之間除在解決沖突方式上存在明顯差異,其他均無顯著區別。其中,21歲至35歲年齡段的青年組對解決沖突的方式更為滿意,大多數沖突都能解決。
本次調查還著重從女性比較常見的抑郁和焦慮考察心理健康水平做了調查。
調研顯示,有30.9%的女性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現為可能有較多的心情不好,生活興趣的減退,動力缺乏,活力喪失,悲觀,失望甚至自殺觀念;同時焦慮相較抑郁檢出率略低,約在18.7%,表現為可能出現較多的煩躁,坐立不安,神經過敏,緊張以及驚恐感。
婚姻質量與抑郁、焦慮水平的相關分析顯示,它們之間存在極強的負相關:婚姻質量越高,抑郁、焦慮水平越低。抑郁、焦慮受婚姻滿意度、夫妻交流、解決沖突的方式影響較大。
調研通過婚姻質量測試得分,將受訪者分為婚姻質量較差、一般、較好三類,通過比較發現三類女性在心理健康上存在較大差異,其抑郁、焦慮程度顯著低于其他兩類女性。
婚姻質量的高低對心理健康有較大影響
本次問卷調查較為全面地展示了武漢女性婚姻質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表現在青年女性的婚姻質量整體略高于中年和老年。這種差異說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越來越重視,追求婚姻幸福,不愿再湊合;女性擇偶的條件和標準逐漸發生變化,相當一部分人寧缺毋濫;其次擇偶標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青年女性注重性格、志趣相投,擇偶標準的提升,促進了婚姻質量的提高。特別是面對沖突時,青年女性更注重表達并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式,相較老年人的忍讓、獨自承受也導致其婚姻質量更高。其次,對于不同婚姻狀況群體而言,離異、喪偶群體婚姻質量顯著低于已婚、再婚群體。隨著社會觀念不斷改變,人們對于離婚不再談虎色變;但是離婚之后如果不能正確面對,不僅會對自身身心健康產生一定影響,而且如果持續之前的問題與行為模式,仍會影響下一段婚姻。
子女數與子女及婚姻、婚姻滿意度、夫妻交流、解決沖突的方式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即子女個數越多,對應滿意度越低。調研細化到對子女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已婚女性加以比較,發現除性生活外,其他幾項均存在顯著差異。子女在1~12歲階段的女性婚姻滿意度較低;子女6~12歲的女性夫妻交流滿意度不高;子女已經成年的女性對解決沖突方式更不滿意,或沖突不能較好解決;子女年齡在3~6歲年齡段的女性對夫妻雙方擔任父母角色的滿意度、對生育子女的看法、對管教子女的意見、對子女的期望等不太統一或者存在矛盾。
對于不同職業女性而言婚姻的滿意度有差異。離退休、企業職員、自由職業女性婚姻滿意度較低;離退休女性夫妻交流滿意度不高、對解決沖突方式更不滿意,或沖突不能較好解決;全職在家女性對性生活滿意度不高;企業職業女性對夫妻雙方擔任父母角色的滿意度、對生育子女的看法、對管教子女的意見、對子女的期望等不太統一或者存在矛盾。
對于提升女性婚姻質量的建議和對策
根據此次調研結果,相關心理學專家對提升女性婚姻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1、關注女性心理健康,開展心理健康體檢。在我國當前環境下,婦女承擔著家庭生育、哺育功能,較多地承擔家庭教育、贍養和管理職責,關愛女性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因此可以多渠道設立心理咨詢熱線、設置心理輔導專員;同時,青少年處于人生發展歷程中的特殊階段,家庭中的親子溝通深刻地影響著青少年的發展。因此提高母親的心理素質與健康水平能夠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心理水平。
2、幫助女性提升溝通能力,營造和諧親密關系。親密關系中常發生溝通問題,很多沖突都是在日常的溝通中積累起來的,有效溝通可以在沖突發生時更好地解決。通過提升溝通能力,減少家庭內的摩擦、矛盾、沖突、誤解,營造和諧親密關系,提升婚姻質量。
3、開展情緒管理培訓。由于現代社會生活使女性面對來自工作、家庭等多個方面的壓力,不可避免會出現無法正常自我調適的情況,有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家庭成員。因此,開展情緒管理培訓,提升情緒管理能力,幫助自我,利于家庭。
同時,心理學專家提出了一些對策:
1.建立標本兼治的糾紛預防機制。 “治本”:開展婚姻家庭法律法規宣傳,加強家庭美德建設,舉辦幸福婚姻課堂,倡導和諧文明的家庭關系,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婚姻家庭矛盾糾紛的發生。“治標”:依托志愿者隊伍,及時發現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主動介入調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2.建立健全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網絡。構建縝密的武漢市婚姻家庭糾紛四級聯動的調解網絡。基層社區(村)家事調解站與市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中心、區級家調委、街道綜治中心家事調解室相互銜接,層層呼應。
3.加強社區家事調解站建設,把婚姻家庭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采取“線上+線下”多元運作模式,開設“婚姻家庭微課堂”,實行“法律+心理”專業教育向基層延伸,并通過舉辦“家庭關系沙龍”,采取案例評析、以案說法等形式,廣泛宣傳婦女維權案例。
4.健全完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訴調對接機制,形成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
5.建設專業工作隊伍,提升調解員隊伍素質。打造一支穩定的專職婦干隊伍,吸引一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律師、婚姻家庭咨詢師服務團隊,凝聚一支熱心的維權志愿者隊伍,多渠道吸納調解力量,不斷提升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的規范性和專業性。(記者 強洪 丁莉)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