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吃法招來口腔潰瘍

受訪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醫院高級營養配餐師 于仁文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多見于唇部內側黏膜、牙齦、舌面、舌腹、頰黏膜、前庭溝、軟腭等部位。于仁文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現代人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再加上飲食不規律,很容易得口腔潰瘍,以下幾種吃法會增加得口腔潰瘍的風險。
①肉類等高蛋白食物吃太多
消化肉類食物需要消耗體內大量的輔酶,同時肉類食物的熱量和脂肪比較高,所以,吃肉多的人容易得口腔潰瘍。建議成人每天畜禽肉類的攝入量為40~75克,水產品的攝入量也為40~75克。
②辛辣、熱燙食物吃得過多
辛辣、熱燙的食物對口腔黏膜刺激十分強烈,容易對其造成損傷。正常情況下,人體口腔和食道的溫度多在37℃左右,而吃滾燙的火鍋、湯鍋時,食物的溫度大多會在60℃~70℃之間,這個溫度不僅會促使口腔黏膜蛋白質變性、造成起泡、潰爛等口腔病癥,還可能燙壞食道黏膜。另外,經常得口腔潰瘍的人最好對咖喱、辣椒和芥末等刺激性食物的食用量進行控制,否則會導致潰瘍加重。
③攝入油膩、甜食過多
口腔潰瘍本身是因為口腔黏膜感染細菌病毒而損壞,吃油膩、過甜的食物更容易對口腔黏膜造成損傷,從而增加其修復負擔,同時消化這類食物會消耗體內大量的輔酶,所以也增加了患口腔潰瘍的風險。
經常抽煙酗酒。煙、酒不僅均具有刺激性,還會消耗身體更多的維生素,不利于保護口腔黏膜。特別是煙草中的煙堿含有多種有害物質,會附著在細微破損的口腔黏膜處,干擾、破壞黏膜自我修復,引起明顯的潰瘍。酒精會刺激口腔黏膜,促使其免疫力下降,從而引起口腔疾病。▲(本報特約記者 趙建元)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