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腎臟病往往沒有征兆

【byb.cn 】(來源:南方日報)3月14日是第14個世界腎臟日。清遠市人民醫院腎內科在門診舉行大型義診活動,舉辦免費腎臟彩超檢查,以及進行專業健康講座。據悉,腎臟病患病率是非常之高的,可是腎臟疾病因其低知曉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很多患者本身患了腎病,卻又沒有任何征兆,往往沒有及時發現。
清遠市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薛志強表示,100個清遠人至少有10個人患有腎臟病,早期的腎臟疾病常可無任何癥狀,等到患者察覺,可能已經到了嚴重的階段,建議市民定期做尿常規檢查,可以及時發現90%以上的腎病。
清遠腎病患者較多
今年世界腎臟病日的主題是“人人享有腎臟健康”,其主旨是強化人們對全球腎臟疾病日益加重的高負擔的認識,強調制定合適的預防和管理策略對于腎臟病防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數據顯示,全世界目前約有8.5億人因各種原因而罹患腎臟疾病。在全世界范圍內,每年至少有240萬人死于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是目前增長最快的第六大死因。急性腎損傷是慢性腎臟病的重要驅動因素,早期診斷、預防和延緩疾病進展是減少個人和國家在腎臟病治療費用和降低不良結局的有效手段。
薛志強表示,腎臟在五臟六腑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最重要的功能是排泄代謝產物,腎臟相當于“城市的環衛工人”,每天在清掃垃圾,把代謝產物清除出體外。身體內一旦堆積很多代謝產物,相當于城市垃圾堆積如山,導致身體腦心肝肺等各個機能不能正常工作,最常見心衰、腦衰等疾病,最終導致死亡。
清遠究竟有多少腎臟病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腎臟病發病率已經達到了10.8%,在廣東地區超過11%,清遠腎臟病患者的數據也很高,100個人中至少有10個人患有腎臟病。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凸顯,慢性腎臟病發病率呈現不斷上升之勢,在中老年人群中尤為明顯,現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之后又一嚴重影響國民健康的常見疾病。
清遠市人民醫院收治的慢性腎病患者逐步增加。其實腎病是可以預防的,一些腎病發生是受到其他基礎疾病的“連累”,如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可以引發腎病,因此控制血壓、血糖和尿酸,堅持規律的鍛煉、健康的飲食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對于預防腎病來說至關重要。
薛志強表示,腎臟病患病率是非常之高的,可是腎臟疾病因其低知曉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很多患者本身患了腎病,可是卻又難以發現。
喝茶并不會導致腎結石
當下,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健康,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與之相應的,是結石病的多發。
事實上,腎結石沒有男女老少之分,結石發病沒有年齡界限,上到耄耋老人,下至青壯少年,任何一個年齡階段都可能患有腎結石。泌尿系統結石是人體內部由無機鹽或有機物組成形成的固體塊狀物,主要見于腎腔、腎盂、輸尿管及膀胱,也可見于尿道內,可造成管腔梗阻,影響受累器官液體的排出,產生疼痛、出血或感染等癥狀。
“腎臟病有很多種,但是在清遠地區,腎結石患者比較多。”薛志強分析說,清遠有不少地方都是石灰巖地貌,水中含有鈣等元素,清遠的水是“硬水”,對腎結石等腎臟疾病有一定影響。
薛志強舉了一個病例,之前一名患者發現自己一整天都沒有小便,連續持續三天都沒有小便,但是身體并沒有任何不適。于是,去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告知其已經患有腎梗阻,導致無法正常排尿,“這已經不是腎結石這么簡單了。” 所有的結石都是由小慢慢變大的。很多患者查出腎結石較小、平時又沒癥狀時,就抱著僥幸心理,放任不管。其實,小結石可能產生大危害。
筆者了解到,一般組成結石的鹽類有多種,而草酸鹽、碳酸鹽以及磷酸鹽,占清遠市結石患者的80%以上。而清遠地區由于地處亞熱帶,炎熱的天氣因大量出汗而導致尿液濃縮,增加結石成分的過飽和度并誘發促進物的活性,以及水質偏硬等一系列原因,導致成為泌尿系統結石病多發地區,尤其是清新與陽山地區。
“如果發現有腎結石,并不是非得進行手術。”薛志強說,現在介入手術已經很成熟,可以通過介入手術取出石頭。隨著尿液排放,小結石活躍度相比大結石更高,一旦往下摩擦刺激腎臟粘膜壁,或是嵌頓在輸尿管處,就可能導致血尿及尿路梗阻,同時還會引起劇烈疼痛。如果繼續拖延治療,腎臟還會產生積水,腎臟粘膜壁因積水體積過大而變薄,腎功能出現損傷甚至壞死,導致出現尿毒癥,就需要做腎析透。
有市民問,經常喝茶是否會導致腎結石?薛志強解釋說,喝茶并不會導致產生腎結石,多喝茶水反而會降低腎結石的產生。正是因為不少人喝水太少,導致排尿減少,尿中鹽類的濃度增高,沉淀增多,就容易形成尿路結石。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稀釋尿液,降低尿內晶體濃度,沖洗尿路,有利于預防結石形成及促使結石排出,所以即便不口渴,也要多喝水,并最好選擇清水,避免飲用含鈣過高的水。
尿常規能檢測出90%腎病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不僅能排出身體多余的水分和毒素、維持機體電解質的穩定及酸堿平衡。當體內的“毒素”排泄不了,往往會堆積在腎臟中造成損傷,也是誘發尿毒癥最直接的原因,而尿毒癥則是慢性腎臟疾病最后的結果。
一旦患有尿毒癥,一般只有透析和腎移植兩種治療方式。除極少部分能通過配型成功獲得腎移植的機會外,大多數患者會選擇透析治療來控制血肌酐的上升,延緩腎臟的殘余腎功能進一步丟失。通常醫生會結合患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來決定開始透析的時機,并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和經濟情況等選擇進行腹膜透析還是血液透析。
“患有尿毒癥,就是不可逆了。”薛志強說,單純的藥物治療對尿毒癥不起作用,多數人選擇的是透析,不管是對家庭、還是社會,都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壓力。
事實上,尿毒癥并非毫無征兆。尿毒癥患者一般臉色都比較蒼白,這是由于體內長期堆積的毒素,影響體內的造血功能,從而出現了貧血的現象,同時皮膚會變得有些水腫,形成了這種蒼白的臉色。
腎臟主要負責人體內血液的過濾,代謝掉體內多余的水分和廢物,當腎功能受到損害以后,體內的代謝會受到很大影響,同時腎臟還會分泌一種令血壓升高的物質,因此早期的尿毒癥患者會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但是大多數人往往都會忽略,以為是別的原因引起的高血壓。
當人體內水分代謝異常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浮腫的現象,因此浮腫也是腎功能出現異常的時候,比較明顯的一個癥狀,尿毒癥早期患者特別容易在眼部、腳踝、手腕等部位發生浮腫,時間長了浮腫的情況還會繼續在身體上擴散。腎功能出現異常的時候,人體內的毒素堆積太多,容易影響到腸胃的消化功能,時間長了人就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有部分患者還會伴有腹部脹痛、反胃想吐的感覺。
薛志強表示,一般尿毒癥患者不要進入第三、四期,一旦進入第三期,治療難度是非常大的。腎臟有極強的代償功能,早期的腎臟疾病常可無任何癥狀,等到患者察覺,可能已經到了病患晚期,有的患者首次到醫院就診時,其腎功能損害已經發展至不可逆轉的階段,定期尿檢及泌尿系統檢查是早期發現腎損傷的有效方法,所以為了及時發現腎病,保護腎臟一定要定期做尿檢,通常每年定期檢查一次尿常規。
事實上,很多單位和公司組織的體檢中,取消了尿常規檢查,腎臟病沒有引起公眾的重視。薛志強表示,幾乎很少有市民主動到醫院進行尿檢,實際上通過尿檢,及時把腎臟病檢查出來,90%以上的腎臟病可以得到及時治愈,在清遠市人民醫院做個尿常規花費不了10塊錢,但是卻能將絕大多數腎病及時檢測出來。
■相關
結石病患者飲食習慣該這樣培養
對于腎結石的治療,臨床上的方法有很多,而對于腎結石患者來說,建議采用一些飲食調節、食療方法來輔助治療腎結石。那么,結石病吃什么食物最佳?
多喝水。不論結石屬于哪一類,最重要的預防之道是提高水分的攝取量。水能稀釋尿液,并防止高濃度的鹽類及礦物質聚積成結石。合適的飲水量是達到一天排2升的尿液,就算足夠。如果一整天都在烈日下工作,你至少需要喝5000ml的水。
多攝入高纖維素食品。適當多吃芹菜、全麥、蔬菜、豆類、麥麩等食品,可以減少結晶在體內的沉積,從而減少結石形成的機會,有利于預防腎結石的復發。
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a是維持尿道內膜健康所必要的物質,它也有助于阻礙結石復發。健康的成年人,一天需攝取5000單位(iu)的維生素a,一根胡蘿卜便能提供10055iu的維生素a,其他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尚有綠花椰菜、杏果、香瓜、南瓜、牛肝。維生素a的具體使用劑量最好先經由醫師同意,不可隨意提高使用劑量。
補充營養素。氧化鎂或氯化鎂每天500毫克,減少鈣的吸收。研究發現每日服用鎂,可減少90%的復發率,因為鎂和鈣一樣,皆可與草酸結合,但與草酸鈣不同的是,草酸鎂較不會形成疼痛的結石。維生素b610毫克,每天2次,與鎂并用時,b6能減少尿液中的草酸鹽,這是腎結石中常見的礦物鹽。蛋白質分解酵素用量依照產品指示,兩餐之間使用。幫助消化正常。維生素a乳劑或膠囊25000iu。治療受結石損壞的尿道襯膜。
多吃西瓜。西瓜是天然的利尿劑。要經常吃西瓜,且要單獨吃,不與其他食物并用。但西瓜含糖較高,合并有糖尿病的腎結石患者要控制一次食用西瓜的量。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