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不沾也會得痛風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說起痛風,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沒有管住嘴”!但患者老王對此表示很冤枉。老王今年58歲,3天前受涼后突然出現夜間足趾關節紅腫、刀割樣疼痛等癥狀,程度劇烈、影響行走,入院查尿酸升高,被診斷為“痛風”。老王對此很是疑惑,因自己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問題,他平日飲食清淡,既不進食海鮮、動物內臟等,也不飲酒,怎么會發作痛風呢?醫生向他解釋,除了進食高嘌呤食物外,還有很多因素可以導致痛風。
閻小萍名醫傳承工作站航空總醫院分站主任醫師 閻小萍 □主治醫師 王琬茹
人體的尿酸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內源性,主要由體內氨基酸、磷酸核糖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謝而來,占體內尿酸總量的80%;二是外源性,從富含核苷酸的食物中分解而來,占體內尿酸總量的20%。正常情況下尿酸的產生和清除呈動態平衡,使血清尿酸水平維持正常范圍。任何原因導致尿酸生成増多或排泄減少,或兩種機制同時存在,就會造成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引發痛風。
1.尿酸生成增多
嘌呤代謝過程中關鍵酶的缺陷,導致嘌呤利用障礙和(或)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強,從而造成尿酸生成增加。同時,高嘌呤飲食也可以導致高尿酸血癥。
2.尿酸排泄減少
(1)腎臟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各種伴腎功能不全的疾病都會影響尿酸排泄。由于腎功能衰竭致使腎小球濾過率減低,或近端腎小管對尿酸重吸收增加和(或)分泌功能減退時,尿酸排泄減少,從而使尿酸滯留體內,常常可使血尿酸達到很高水平。此外,長時間服用利尿藥、小劑量阿司匹林、復方降壓片等藥物,也可造成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導致高尿酸血癥。
(2)各種原因引起的酸中毒:當乳酸或酮酸濃度增高時,就會對尿酸的排泄造成競爭性抑制作用,導致尿酸的排泄減少,進而引起高尿酸血癥。
(3)高血壓、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癥以及慢性腎臟病患者,也容易出現高尿酸血癥。
對于急性發作期患者,應注意臥床休息,可以在受累關節給予冰敷,消除關節的腫脹和疼痛,保持患部清潔,避免感染發生。同時患者可根據病情需要,服用秋水仙堿、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依托考昔)等。待病情穩定后,患者在緩解期可服用促進尿酸排泄的藥品,如苯溴馬隆等;或抑制尿酸生成的藥品,如別嘌醇、非布司他等。但以上藥品均應當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患者切勿擅自服用。
此外,患者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合理飲食,避免劇烈運動、過度疲勞、受涼、適當控制體重等。積極治療與痛風相關的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疾病。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