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嗅覺失靈長期便秘說夢話

【byb.cn 】(來源:人民健康網)人民網北京4月11日電 (李軼群)今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就帕金森的早期表現、早期診治等問題,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委兼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學組組長、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以及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學組委員、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副主任馮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嗅覺失靈或是帕金森的早期表現。
陳海波表示,很多人給帕金森病冠以“不治之癥”的帽子,它的高致殘性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同時給家屬增添看護負擔。有些患者還會出現 “開-關現象”,患者會表現出突然不能活動以及突然行動自如,像電源開關一樣,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后緩解,一天中可反復出現多次,且不可預測,極其影響生活質量。雖然目前還沒有治愈帕金森的方法,但利用綜合治療手段能改善癥狀、延緩疾病進展,顯著提高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
陳海波指出,帕金森病主要發生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我國此人群的發生率為1.7% 。2015年《帕金森病臨床診斷標準》指出,臨床上有40%~50%的帕金森病患者首發癥狀為嗅覺減退,嗅覺減退成為帕金森病支持標準之一。
就帕金森的高危人群問題陳海波表示,一旦出現嗅覺減退、長期便秘、長期睡覺說夢話等疑似征兆提示時,建議及時就醫篩查,這些都是高危人群。在臨床上可通過專科醫生系統的病史資料和查體、腦黑質超聲、腦分子影像學檢查等方法來早期診斷。一旦早期診斷,即應盡早開始治療。
藥物治療是目前最為成熟、使用最多的治療手段,是治療中的首選方法;而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運動、心理治療等在帕金森病的治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通過內外科聯合可以為帕金森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方案。
帕金森疾病早期,藥物治療療效顯著而持久,仿佛又回到健康的狀態,這個時期被稱為“蜜月期”,一般可維持3~5年。陳海波表示。但隨著疾病的進展,逐漸出現運動并發癥,如藥物治療出現療效減退,作用持續時間縮短,即便患者增加劑量、縮短服藥間隔,似乎也跟不上療效減退的速度,被稱之為“劑末現象”。
馮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帕金森病患者運動波動發生率近65%,發病年齡越年輕,越容易發生。疾病的進展以及左旋多巴治療的有限性是引起運動并發癥兩個主要原因。早發現早治療是應對運動波動的關鍵,早期識別運動波動現象及時調整治療方式,最大化延長帕金森病的藥物蜜月期,緩解劑末現象的癥狀。
在藥物的選擇上馮濤指出,可選擇能緩解運動并發癥的藥物,如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或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或小劑量聯合用藥。甲磺酸雷沙吉蘭片是第二代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可用于原發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單藥治療以及伴有劑末波動患者的聯合治療。聯合治療時,可優化左旋多巴治療效應,進一步有效控制癥狀,減少運動波動。
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普拉克索緩釋劑等)可對紋狀體突觸后膜的多巴胺受體產生“脈沖”樣刺激,從而延緩或減少運動并發癥的發生。
馮濤還提出,家人的理解和陪伴是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也是帕金森治療的另一劑良藥。隨著帕金森病病情的發展,患者逐漸喪失勞動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易出現合并焦慮和抑郁。在帕金森病的治療中,不僅要關注運動并發癥,同時也要關注抑郁、認知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具有同等重要。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