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 也是一種“腫瘤習慣”

【byb.cn 】(來源:揚子晚報)“工作996,生病ICU”,最近部分互聯網行業員工聯合抵制超時工作的隱形行規,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關注。“工作時間上午9點到晚上9點,每周工作6天”, “996”不單是工作時間,還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除了容易誘發心腦血管事件等急癥外,也是一種“腫瘤習慣”。
在江蘇省腫瘤醫院舉辦的第25個腫瘤防治宣傳周大型義診活動上,江蘇省腫瘤醫院院長、中國抗癌協會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馮繼鋒,江蘇省腫瘤醫院副院長、江蘇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勤給大家提醒,世衛組織認為癌癥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科學防癌,先要遠離多種“腫瘤習慣”。
“996”,踩中了幾個“腫瘤習慣”?
超時工作,其實并不是單單工作時間較長而已,“996”的年輕人,常常要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飲食不規律、三餐靠外賣的情況也很多,能規律鍛煉的更是鳳毛麟角。
致癌因素十分復雜,包括化學、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遺傳、免疫、年齡、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癌癥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以下五種生活方式,就是醫學專家眼中的“腫瘤習慣”。
1:壓力過大
許多患癌的人回顧發病兩三年前,曾經歷過人生經歷重大變故,心力交瘁。醫學研究發現,精神壓力大會削減免疫機能,抑郁癥使身體修補DNA的能力下降,罹患癌癥幾率明顯提高。所以,保持愉快心情,減少心理壓力,不僅有利于預防癌癥的發生,患癌后康復的幾率也相對較高。
2:長期煙酒
飯后一支煙,快活似神仙?吸煙是肺癌主要危險因子,并與食道癌、胃癌、頭頸癌、前列腺癌、大腸直腸癌、肝癌等16種惡性腫瘤有關,二手煙對周圍人也是傷害。任何時候戒煙都不晚,不抽煙的人要避免二手煙。過量飲酒會增加罹患肝癌、口腔癌、咽喉癌與食道癌風險。
3:邁不開腿
不愛運動,身材肥胖也是癌癥的偏愛。體脂過多會誘發胰島素抵抗,促進雌激素產生。食道癌、胰腺癌、腸癌、停經后乳腺癌、腎臟癌和子宮內膜癌都與超重有關。正確適量的鍛煉,不僅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還可以提高癌癥患者的生存量。每天堅持30分鐘左右的適量運動可以調整血中雌激素,降低女性腫瘤的發生率,還可以促進腸蠕動,減少腸癌的發生。
4:管不住嘴
脂肪與乳癌、大腸癌及前列腺癌關系密切。肉類攝入過多是不健康的習慣。加工類肉食中添加劑過多,雖在食品安全范圍內,但長期大量食用也有致癌風險;而新鮮水果、蔬菜攝入,豆類、堅果都有利于預防癌癥的發生。
5:生活不規律
早在2007年,WHO就已經將熬夜定義為2A類致癌因素,與高溫油炸類食物同屬一類,睡眠不規律,長期晚睡,少睡,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
1/3癌癥可早期發現根治
大部分癌癥的發生是人體細胞在外界因素長期作用下,基因損傷和改變長期積累的結果,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復雜漸進的過程,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通常要十幾年到幾十年時間。在這么長的時間里,通過規范的防癌體檢,三分之一的癌癥是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的。但中國癌癥患者確診時七成以上是中晚期,因為癌癥的癥狀隱匿,群眾對其認知不足,很多癥狀被忽視或被誤治。
A 十大癌癥癥狀,容易被忽視
1、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
如乳腺癌,甲狀腺癌,各類軟組織肉瘤。頸部腫塊有可能為淋巴結轉移病灶。而皮膚或黏膜出現的經久不愈的潰瘍,也可能是腫瘤的表現。
2、突然變深長大的“痣”或疣。
伴隨身體多年未變的“痣”或疣突然顏色變深,范圍變大,有表面破潰出血、瘙癢、壓痛等癥狀,要警惕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
3、吞咽不適感,如哽咽,疼痛感。
吃干食下咽受阻,出現梗噎,打嗝;或進食后胸骨后疼痛,燒灼感,可能與食道癌有關。
4、不想吃。
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很多消化道腫瘤患者在患病初期,出現類似癥狀,大多被誤認為是胃炎,反復治療無效才想到做胃腸鏡檢查,已經到了中晚期。肝、胃、腸、胰腺等消化道腫瘤都會出現以上癥狀,持續性加重。
5、排便改變。
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大便帶血。大便突然次數變多,或者本來有節律的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變細,不成形,或出現黏液血便,血便(晚期伴有惡臭),有可能是腸癌的表現。很多人便血被當作痔瘡誤治,腸癌多排暗紅色血便,有時伴有壞死物質;而痔瘡為便后鮮血。
6、嗓子變啞。
持久性聲音嘶啞,干咳,痰中帶血。喉癌、下咽癌,以及其他腫瘤轉移侵犯喉返神經,都會引起聲音嘶啞,經久不愈。而久性聲音嘶啞,干咳,痰中帶血可要警惕肺癌的可能。
7、鼻出血。
鼻涕回吸時帶血,聽力減退,耳鳴,背氣,鼻塞,有可能是鼻咽癌,晚期患者可能出現頭痛。。
8、陰道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
非月經期出現不規則的陰道出血,或者是停經后出血;夫妻同房或婦科檢查時出血,都是比較典型的婦科腫瘤的癥狀。
9、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
腎癌患者,70%有無痛性血尿,而膀胱癌則為75%。40歲以上的人,當出現無痛性間斷血尿,應排除泌尿道惡性腫瘤,針對性做相關檢查。
10、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除了惡性淋巴瘤,惡性腫瘤初期很少發熱,但到了中晚期常伴有腫瘤熱,多為中低度熱。腫瘤是消耗性疾病,消耗的糖類、蛋白質遠遠大于機體合成,病人會出現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等癥狀。
B 排名前八的腫瘤,這樣體檢
1.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為第一。胸部低劑量螺旋CT是最好的檢查方法,胸片檢查不能代替CT。45歲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吸煙人群建議每兩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螺旋CT。
2.乳腺癌: 醫生觸診+乳腺B超,40歲以上的女性必要時每年乳腺鉬靶檢查一次。
3.胃癌:50歲以上的人可每兩年查一次胃鏡。既往有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粘膜腸化病史的病人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4.結直腸癌:糞便隱血+腸鏡;50歲以上的男性建議去做一次腸鏡,如果無異常,可間隔5-10年再做一次。有遺傳性家族性息肉病史患者每年做腸鏡檢查。
5.肝癌:甲胎蛋白+肝臟彩超,如有乙型肝炎病史,每半年作一次檢查。
6.食管癌:食管X線鋇餐,胃鏡,胸部CT。
7.甲狀腺癌:醫生觸診+甲狀腺B超+甲狀腺功能。
8.宮頸癌 HPV(人乳頭狀瘤病毒)+婦科體檢+宮頸脫落細胞檢查+宮頸分泌物檢查,婚后或有性行為的女性,若結果為陰性,每隔5年再查一次。高危人群則要定期檢查。(記者 楊彥 通訊員 胥林花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