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這些可能會讓癌癥患者更短命

【byb.cn 】(來源:科技日報)天津市腫瘤醫院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腫瘤患者術前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達30%,然而造成腫瘤患者日漸消瘦的,或許不僅僅是癌細胞作祟,還可能與營養認知偏差有關。
近年來,隨著腫瘤發病率的不斷攀升,患者數量也日漸增長。在承受著心理等多方面壓力接受治療的同時,患者也更易聽信一些無任何科學依據的傳言,如“有些癌癥是富貴病,吃得越好越嚴重”“少吃點可以餓死癌細胞”等等。治病心切,導致很多患者在營養攝入上出現了問題。
①腫瘤細胞能“餓”死?別信!
暴瘦50斤,皮包骨、“紙片人”、無力虛弱,這是一位賁門癌患者術后5個月的情形。該患者近半年來一直只吃面條或流食,問其原因,患者認為蛋、奶、魚、肉等營養豐富的食物為“發物”,而“發物”會刺激腫瘤生長和轉移,因此拒絕食用。
關于“發物助癌”,很多專家都曾辟謠,但多年來還是有患者偏聽偏信。更有甚者,認為不僅“發物”不能吃,有營養的食物也要少吃或不吃,最好吃素。如此一來,身體便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
有研究顯示,約5位腫瘤患者中就有1位直接死于營養不良,近40%的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早期就出現了極度消瘦、形如枯槁、完全臥床等情況,到了晚期,上述情況的發生率甚至能夠翻倍。其中,消化系統腫瘤患者由于受到腫瘤部位影響,營養不良發生比例更高。
“當前醫患雙方對腫瘤營養治療的重視程度不夠,營養知識的來源渠道和科學性參差不齊,于是導致部分患者對于營養攝入產生了誤區?!碧旖蚴心[瘤醫院營養科主任王昆表示。
“少吃或者不吃能餓死腫瘤”和“吃得越好腫瘤長得越快”是較為常見的一類誤區。腫瘤細胞并不是正常細胞,它會快速分裂、生長并竊取體內正常細胞的營養。此時如果仍堅持“饑餓療法”,反而會造成機體營養進一步缺乏,影響體內正常細胞的生長和保護作用,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關于營養“喂養腫瘤”的理論也沒有實際證據,不應作為癌癥患者減少或停止使用營養支持的理由。
王昆指出:“腫瘤患者不要盲目選擇‘饑餓療法’,也不要過度擔心吃營養食物會使腫瘤發展,應該科學合理地選擇食物?!蹦[瘤細胞主要通過糖類提供自身所需能量,對于脂肪的利用率差,因此,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可作為腫瘤患者的首選方案。
②專吃一種食物補營養?不行!
有些腫瘤患者不會為了餓死腫瘤細胞而不吃有營養的食物,但是卻會“專吃某一種食物補充營養”,這也是不科學的,這樣會導致自身營養狀況難以支持抗腫瘤治療。各類食物所含有的營養素成分和數量都是不同的,如雞蛋富含蛋白質、膽固醇也較高,豬肉和牛肉含鐵較為豐富,菠菜和芹菜含纖維素豐富,粗糧含糖量較低、纖維素含量高……可以說每種食物各有其“側重點”,只補充單一食物會導致營養攝入的不均衡。
王昆指出,當腫瘤患者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食物攝入量下降,難以維持正常的健康體重時,應及時接受專業的營養支持治療,通過調節飲食攝入、身體代謝、腸道菌群等方式進行營養干預,從而改善腫瘤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事實上,保證合理、科學的營養物質攝入對于抗癌具有重要作用。王昆表示,營養及代謝干預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維持或改善食物攝入,改變代謝紊亂的狀況,維持身體機能,減少治療中斷風險,打好“底子”。良好的營養狀況可幫助患者降低放化療毒副反應,提高對治療的耐受及生活質量。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