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長期服藥注意祛濕

長期服藥注意祛濕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9-8-23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副主任醫師 董 峰

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人群需要長期用藥。在藥物的副作用中,很多都會影響肝腎、脾胃健康,這些副作用多以肝膽濕熱、脾胃濕熱的形式出現。因此,藥物致濕比較普遍,尤其是降糖藥、降壓藥、降脂藥、止痛藥和抗生素。但生病又必須吃藥,因此建議需要長期服藥的人群,應在生活中注意以下臟腑機能的狀況,出現相應不適癥狀及時就醫,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祛濕。

 

①肝

濕毒會引發轉氨酶升高,因為藥物會增加肝臟代謝負擔,眼睛干澀模糊、頭暈、咽干口苦、情緒易怒等就是肝濕熱的典型表現。

 

②膽

有些藥物副作用會導致膽汁瘀積,主要癥狀表現為身體膚色發黃、小便泛黃、大便青綠色等。

 

③脾胃

“脾主肌肉四肢”,有些人吃了藥后乏力、沒勁,這是脾胃出現濕熱的表現。脾主運化,機體正常水谷精微不能得到有效運化,人體還會出現便秘、大便干燥、消化功能差等問題。

 

④腎和膀胱

有些人服用藥物后會有尿頻癥狀,中醫稱“膀胱濕熱證”“癃閉”,容易引發前列腺炎。

 

⑤心肺

降壓藥會引起血管舒張,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服藥后有心慌心悸、胸悶氣短的原因。

 

如何保證安全用藥,盡可能避免招來濕氣?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1.按規矩吃藥。明確藥物要求是飯前服還是飯后服,不能圖省事隨意服藥,以減少藥物成分對機體的刺激。2.防止藥物拮抗和疊加作用。兩種藥物同時服,可能有減弱藥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風險。如果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一定遵醫囑。3.吃藥的同時,定期找專業中醫師辨證祛濕。 (單祺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