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重在滋陰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陰陽平衡是中醫養生保健的精髓,但金元名醫朱丹溪卻認為,人體即使在正常狀態下,仍處于陰氣“難成易虧”的狀態,再加上“人之情欲無涯”,容易引起相火妄動,進一步損傷陰精,導致陰精虛損,故提倡養生要時刻注意滋陰。
臨床工作中發現,陰虛病在男女老少中十分常見,口干嗜飲、口苦口臭、手足發熱、燒心、盜汗等是其典型癥狀。除了天生體質原因,現代人普遍陰虛與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一方面,身心壓力大。現代社會競爭激烈,長期超負荷工作極易出現食欲不振、便秘及心臟功能異常、消化功能減退、失眠等傷陰問題。壓力大,精神容易高度緊張,中醫認為“五志過極皆能化火傷陰”,知識陰虛加重。
另一方面,飲食油膩。快節奏的生活為快餐營造了龐大市場,快餐脂肪和熱量都很高,中醫將其稱為“炙煿厚味”,過多食用會導致陰虛。現代人生活作息不規律,日夜顛倒或熬夜也會加速陰精消耗。此外,人口老齡化也是陰虛人群越來越多的隱形原因。現代人壽命增加,人到了一定年齡后,體內生理激素的缺乏會導致一系列陰虛之癥出現,比如比之前更容易口干口苦,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也隨之增大。
朱丹溪在晚年時,依據人體脾弱陰虧的生理特點,制訂了一付滋陰方:人參、白術(健脾補氣)為君藥,牛膝、芍藥(補益肝腎)為臣藥,陳皮、茯苓(化痰、健脾、利濕)為佐藥。春天服用時,加活血行氣的川芎;夏天加斂陰生津清熱的五味子、黃芩、麥冬;秋冬加補血、溫經、散寒的當歸、生姜。日常生活中,有需要的人群可在醫生辨證體質后使用該方。同時,介紹兩個簡易有效的日常“養陰”方法,大家不妨試試。
1.食療。平時多吃些山藥、蓮藕、銀耳、梨、綠豆、冬瓜等滋陰之品,少吃蝦、牛羊肉、桂圓、荔枝、酒等辛辣的食物。推薦一款藥膳——山藥蓮藕養陰湯。取山藥、蓮藕各100克,枸杞15克、銀耳10克、梨1個,銀耳洗凈浸泡1小時后與切成薄片的山藥、蓮藕、梨共煲湯,關火前10分鐘加入枸杞。此方每周可喝2~3次。
2.通經絡。早晚用掌根推足少陰腎經下肢段(即從大腿根內側到腳踝處)30~50遍,并分別揉按三陰交、涌泉等穴位,每穴1~3分鐘。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