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不說李一,只說養生

【byb.cn】(來源:新華網)早晨6點10分起床,晚上10點就寢;早晨洗漱完畢,即開始練習站樁;就餐時每口飯菜要嚼36下;每天晚上保證藥物熏足燙腳半小時。這是重慶縉云山紹龍道道長李一所授養生課堂內容的一部分。
?
對這些方法,中醫養生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力教授認為,很多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不管是誰,能堅持下來,都能養出好身體。
?
先說這早睡早起。早晨5點到7點,陰陽交替,人們就應該在此時起床開始一天的活動。而晚上9點到11點,古時稱為亥時,也叫人定,也就是人靜,人們應該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因此,早晨5點到7點起床,晚上9點到11點入睡,都是順應自然的,能獲得最好的睡眠。
?
再說這練習站樁。站樁是古代的養生之術,也是練習中國武術的基礎,所謂“未習拳,先蹲三年樁”。站樁有點像蹲馬步:兩腳開步同肩寬,兩膝微曲,兩臂曲抱于胸前,舌頂上顎。站樁時要求人靜,并配合呼吸吐納,可以調節人體氣血經絡,因此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養生術。
?
三說這細嚼慢咽。這其中的好處不必多言,可以充分吸收營養、保護腸胃、促進消化等等。36也是古代養生術中經常用到的數字,通常按摩、做操都會左右各36次。能堅持每口飯菜嚼36次固然好,如果做不到,除了多咀嚼,平時不妨練練“吞津功”——舌頭在口腔中攪拌36次,然后將津液緩緩咽下。口中津液旺盛是生命力旺盛的標志之一。
?
四說這中藥足浴。俗話說,熱水泡腳,勝吃補藥。泡腳可以說是最簡單且省錢的“進補”方法。每晚臨睡前,只需熱水一盆,就能泡腳泡得通體舒泰,全身血脈通暢,幫助緩解疲勞,促進睡眠。如果將泡腳水“升級”成對癥的中藥湯,那當然可以使“進補”效果倍增了。
?
北方天冷時,或者是陽虛怕冷的人,泡腳水可以熱一些;南方天熱時,或者陰虛火旺的人,泡腳水溫度可以低一些。
?
總之,專家提醒,養生沒必要太刻板,大的原則下,不妨隨意一點。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