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洋蔥差點把命除脫

【byb.cn 】(來源:重慶晚報網)7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在大多數市民記憶中,可能一提起過敏,第一反應就是花粉、海鮮等過敏源,引發的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
實際上不僅僅是花粉、海鮮會引發過敏,蟑螂、洋蔥、牛奶、鎮痛藥等常見物品也可能使人過敏,甚至引發支氣管哮喘這樣的呼吸道疾病。昨日上午,記者采訪了市急救中心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楊曉娟,她對相關情況進行了科普。
過敏引發哮喘很危險
今年5月,市急救中心呼吸科接收了一位由其他醫院轉來的45歲支氣管哮喘患者張明(化名),這名患者入院時情況相當危險,嘴唇發紫、神志不清,已經出現淺昏迷的情況。
經過市急救中心呼吸科進行插管、上呼吸機,補液、針對性用藥等搶救措施后,張明終于在RICU(呼吸重癥監護室)蘇醒了過來。他向醫生自述了發病的原因:原來他本身就有支氣管哮喘病史,最近幾年控制得不錯,一直沒有發作過。發病前他在家做菜切洋蔥,突然感覺胸悶,噴了哮喘噴霧沒好轉后,步行前往最近的醫院看病。沒想到在第一家醫院用藥后病情依舊沒緩解,最后呼吸困難導致缺氧,病情加重后被送到了醫療條件更好的市急救中心進行搶救。
為何張明切洋蔥會引發如此大的問題,甚至被送進了ICU搶救?楊曉娟表示和過敏有關:“洋蔥屬于刺激性食物,在本身有支氣管哮喘病史的情況下,聞到這種刺激物質,一旦發生過敏引發氣道痙攣,支氣管哮喘發作,可能直接危及生命。”
經過市急救中心呼吸科的精心救治之后,張明的身體恢復得很好。在休養完畢后,最后是步行離開了醫院。
過敏源可以排查
事實上過敏引發哮喘的過敏源不僅僅有洋蔥,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物質。為此,楊曉娟分享了一個工作當中遇到的病例:一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在某醫院普外科接受了手術,術后疼痛比較厲害,于是醫生讓患者服用了常用藥戴芬(雙氯芬酸鈉)鎮痛。沒想到引發了過敏,導致患者出現支氣管哮喘,最后也是通過市急救中心搶救才轉危為安。
楊曉娟告訴記者:“在現實生活當中,過敏源是非常多的,除了我們熟知的花粉、草粉、海鮮、河鮮外,還有塵螨、家用動物、蟑螂、油漆、飼料、活性染料、洋蔥、蛋類、牛奶、阿司匹林、抗生素等。”
連牛奶、阿司匹林這樣常見的食物、藥物都有可能是過敏源,普通人如何防范?楊曉娟表示,主要依靠測試:“通過特異性變應原測試,我們可以查出大部分過敏源。之前我們就從一個60多歲女性患者身上查出過敏源是蟑螂。平時我們醫院做得較多的是皮膚變應原試驗,通過在前臂做點刺,檢查變應原(過敏源),這種試驗皮損小,患者無痛楚,就像被蚊蟲叮咬一樣。”
遠離過敏源很重要
如何避免發生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楊曉娟認為最關鍵還是在預防:“預防過敏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長期避免與過敏源有接觸,減少危險因素。但實際生活中比較難,因為大部分人不遇到過敏,都不會排查過敏源是什么,所以我只能按照過敏源分類提些建議。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一般支氣管哮喘,都是有支氣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他們需要注意日常的管理。”
隨后記者按照楊曉娟的介紹,整理了三條建議:“首先,春暖花開的季節,有支氣管疾病病史的市民最好不要去戶外賞花,避免花粉、草粉過敏;其次,遇到熏臘肉、燒紙、油漆等散發刺激性氣味的時刻,一定要注意躲開;最后,在患病吃藥的時候,一定要避開可能誘發過敏的藥物,如果不懂可以提前跟醫生說明自己有支氣管疾病的病史,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發生過敏。”(記者 趙映驥)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