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打嗝前聽聽節奏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有些人經常打嗝,特別是飯后,到醫院檢查卻沒發現問題,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打嗝是怎么回事?
主講人: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 喻 斌
打嗝,即呃逆,指氣從胃中上逆,喉間頻頻作聲,聲音急而短促,是常見的生理現象,由橫膈膜痙攣收縮引起。
生活中,打嗝很常見。如果是短暫、一時性的打嗝,大多為生理性,多見于功能性呃逆,只需簡單處理,比如轉移注意力或喝點熱水等方法,往往不藥而愈。消化、心腦血管、神經和呼吸等系統疾病也可以引起打嗝。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者持續、反復打嗝,最好及時去醫院就診,做進一步檢查,以免貽誤病機。
中醫認為,打嗝的病因有飲食不當、進食太快太飽、過食生冷食物、過服寒涼藥物;情志不遂,惱怒傷肝;脾胃虛弱、胃失和降等。根據不同病因導致的不同證型,打嗝的治療重點也不同。排除器質性病變后,常打嗝的人可以嘗試尋找嗝聲的規律,對癥下藥。
1.呃聲沉緩有力,伴有胸及胃部不適,常在喝熱水或吃熱食后減輕,吃冷飲或受涼后加重;生活中進食減少、口淡不渴,可選用溫中散寒的附子理中丸或良附丸。
2.呃逆連聲,常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胸肋、腹部脹滿不適,食欲不佳,還常伴有打飽嗝、出虛恭,可選用行氣降逆的四磨湯或陳皮、雞內金等理氣消脹的藥物。
3.呃聲低長無力,常口吐清水、腹部不適,且面色白、手足不溫、大便稀,可選用溫中養胃的香砂養胃丸或參苓白術丸。
4.呃聲短促、口干咽燥,常心情煩躁、不思飲食,或食后飽脹、大便干結,可選用養陰和胃的藥物,比如黨參、黃精、茯苓、烏梅等,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慢性危重病患者出現不間斷打嗝,多為病情惡化、胃氣將絕,是非常危險的情況,需十分警惕。
經常打嗝的患者應保持精神舒暢,避免太過激動、暴躁易怒等精神刺激;注意避免受涼,飲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平時避免饑飽失常。當打嗝發作時,患者應進食易消化飲食或半流質飲食。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