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為啥會受抵抗

人體內源性胰島素是胰腺中β細胞分泌出來的一種激素,可以影響葡萄糖被組織、器官攝取和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如促進葡萄糖進入肝臟形成肝糖原,進入肌肉形成肌糖原。此外,胰島素還能促進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并抑制其分解,減少糖異生(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的過程)等,在維持體內血糖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而胰島素抵抗是指人體肝臟、肌肉、脂肪等細胞上的胰島素接收器出現了問題,導致對胰島素反應不靈,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中形成糖原儲存起來,而是隨著血液流向全身,需要超量胰島素才能維持正常生理功能。
通常認為,胰島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中起主要作用,是預測發生糖尿病的重要指標。但糖尿病的發生除了胰島素抵抗,還需要有胰島素分泌的缺陷,否則人體可以通過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代償這種抵抗,維持血糖穩定,臨床上可以見到很多胰島素抵抗的人并未發生2型糖尿病。流行病學證據表明,除糖尿病外,糖耐量異常、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黑棘皮癥等都與胰島素抵抗有關,部分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患者也存在胰島素抵抗。
誘發胰島素抵抗的原因包括:
1.遺傳因素,如胰島素結構異常、胰島素受體底物的基因突變等。
2.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白色脂肪組織釋放游離脂肪酸及脂肪衍生蛋白影響胰島素作用。
3.疾病因素,如長期高血糖、高游離脂肪酸血癥、激素異常等。
4.內分泌紊亂,如瘦素抵抗、脂聯素水平降低、抵抗素水平增加等,均可以導致胰島素抵抗。此外各種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腎衰竭、肝纖維化等與胰島素抵抗的發生也相關。
胰島素抵抗在防治方面,首先要積極控制體重,并定期做體檢,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情況,避免糖尿病的發生。已經存在胰島素抵抗患者可以考慮應用藥物治療,如胰島素增敏劑吡格列酮及二甲雙胍等。對于已經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血脂、血壓、實施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