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胰島素注射針頭反復用壞處多

胰島素注射針頭反復用壞處多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0-10-21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據第三次全球胰島素注射技術近況調查顯示,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和操作便利性的考慮,中國很多皮下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重復使用一次性針頭,且習以為常。殊不知這樣做的后果嚴重、危害巨大。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內分泌科主管護師 劉 芳 □護師 胡 艷 □副主任護師 徐 蓉


年近七旬的王阿姨患糖尿病已有十余年,最近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前來就診,自訴自己在家雖遵醫囑打胰島素,可血糖卻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住院后,醫務人員發現王阿姨的肚臍左右兩邊均有塊凸起的橡皮樣組織。詳細詢問后了解到,王阿姨十分節省,雖然遵醫囑按時注射胰島素、輪換部位,可就是不舍得多換針頭,一般都是用完一支胰島素才換一個針頭,也正因如此,她的胰島素筆芯里總是存有一個大氣泡。醫務人員告訴她,無論是腹部的“橡皮”,還是“過山車”一樣的血糖,都是重復使用胰島素針頭導致的。


重復用針頭所帶來的隱患主要有以下幾類。


1. 增加注射疼痛。胰島素針頭上有一層具有潤滑作用的硅化層,能夠減輕患者疼痛,如果多次使用,針頭表面的潤滑層脫落,就會造成針尖鈍化、切面受損,形成肉眼不可見的彎曲、毛刺及倒鉤等情況,增加疼痛感。使用次數越多,這種現象越明顯。


2. 增加注射部位感染風險。注射筆所用的針頭,一端進行皮下胰島素注射,另一端穿透胰島素筆芯。若患者在注射后仍將針頭留置在胰島素筆上,空氣及其他污染物便可通過針管進入胰島素筆芯,污染藥液。同時,重復使用的針頭附著有病原體,可能導致皮膚局部發生炎性改變(皮膚發紅)甚至感染。


3.皮下脂肪增生。人體的脂肪大約有2/3貯存在皮下組織。皮下脂肪增生通常是指皮下脂肪細胞異常增大至正常脂肪細胞尺寸的2~3倍,脂肪組織發生腫脹和(或)硬結。重復使用變形的針頭會造成皮下組織的微型創傷,長此以往,就可導致注射部位的皮下組織出現增厚的“橡皮樣”病變,質地較硬,或呈瘢痕樣改變。與注射到正常脂肪組織相比,注射到脂肪增生處胰島素吸收緩慢、發揮作用減弱,即使使用更多的胰島素,血糖控制效果仍然不佳,甚至還會因血糖不穩引起其他并發癥,增加經濟及心理負擔。


4.影響藥物劑量與濃度。一方面,針頭中殘留的藥液會影響注射劑量的準確性;另一方便,若使用后的針頭內殘留的胰島素形成結晶,會堵塞針頭妨礙注射。另外,若直接將注射后的針頭留在胰島素筆上,熱脹冷縮的原理也會對胰島素注射劑量造成影響:當環境溫度升高時,筆芯里的液體會膨脹, 從針頭溢出;當環境溫度下降時,空氣可通過針頭進入筆芯,形成氣泡。


5.增加斷針幾率。現胰島素針頭長度有4毫米、5毫米、8毫米等,反復多次使用增加了胰島素針頭斷針留在體內的風險,針頭可在體內游走、移位,引起嚴重后果。


6.增加了針刺傷的概率。胰島素針頭反復回套針帽,會明顯增加自身或家屬針刺傷的概率。


現市場上生產的一次性注射筆用針頭僅限一次性使用,使用后的廢棄針頭應集中放入一個不容易被針扎破的容器里,如銳器盒、礦泉水瓶,去醫院復診時統一交予醫院進行專業處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