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心情是腫瘤的助推器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常言道“心態決定一切”,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學者對精神因素和癌癥的關系做了大量研究,發現在預防和治療癌癥方面,情緒、心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四川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中心副主任兼胸部腫瘤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姚文秀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在臨床中與患者和家屬溝通會發現,很多患者的癌癥發生發展與精神心理狀態有很大關系。有兩位不幸的患者讓姚文秀印象深刻,一位年紀輕輕,但由于婚姻不幸長期心情沮喪,后來查出肺癌;另一位68歲,也因為婚姻危機,再加上性格內向常常生悶氣,后來查出胰腺癌。多項科學研究發現,早期不良的生活經歷、重大負面生活事件和致癌性格這三種因素會增加多種癌癥風險。
受訪專家:四川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 姚文秀
本報記者 張 健
早期生活經歷,主要是指童年、青春期的經歷。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研究人員在《柳葉刀》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涉及100萬兒童的研究表明,兒童時期的逆境,包括貧困和物質匱乏、家庭成員去世、面臨重病威脅,以及父母離婚等家庭變故,會增加包括癌癥在內的成年早亡的風險。
重大生活事件,主要指親人離世、失戀、離婚、事業、犯罪等對一個人影響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事件。其中,親人離世與癌癥的發生關系最為密切,由此引發的抑郁、絕望和難以宣泄的悲觀情緒,常常是誘發癌癥的重要因素。2019年刊登在《臨床調查》的一項研究發現,由不良情緒導致的慢性精神壓力可誘導腎上腺素水平上調,促使乳癌細胞生長和擴散。
致癌性格,美國著名內科專家弗雷德曼教授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將人的性格分為A、B、C、D四型,其中D型又被稱為致癌性格。D型性格的人往往會體驗到更多的不愉快,包括憂傷、焦慮、緊張、壓力和擔心等。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等科學家對4000多例宮頸癌患者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沒有壓力的人相比,壓力大的人死于宮頸癌的可能性高55%,而經歷過應激性生活事件的人死于癌癥的可能性高20%。
姚文秀表示,不良的精神心理狀態可能從三個方面加速癌癥的發生發展。一是降低身體免疫能力。免疫功能除了抵抗病毒、微生物入侵,還包括清除發生癌變的細胞。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以及致癌性格會使人體免疫相關細胞功能減退、部分神經系統功能失調。例如,神經系統功能失調使細胞生長更容易失控、突變,進而演變為不受控制的癌細胞;負責殺傷癌細胞的免疫NK細胞能力減弱,導致癌細胞存活幾率上升等。二是造成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內分泌系統在維持人體內環境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不良情緒會使體內一些激素如腎上腺素、前列環素的生成和釋放增加,對器官產生損傷,長期作用會造成機體損傷、修復功能紊亂,促進一些特定腫瘤(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的發生。三是負面的心理容易使人養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增加患癌風險。例如,比較焦慮抑郁或性格急躁的人,往往會借助酒精、煙草或者暴飲暴食來緩解情緒,而這些都是癌癥的風險因素。
癌癥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發生的,精神心理因素雖然看不見摸不到,卻會加重各因素的致癌作用。因此,防治癌癥,必須重視心理調節。姚文秀建議,有不良情緒時:
1.學會求助。如果面對重大負面事件自己已經無力調節心態,就要積極尋求幫助,求助于專業人士是最為有效的。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時候,也建議常常找心理醫生紓解。
2.學習樂觀。通過多拓寬人際關系,培養興趣愛好,加強文學藝術修養,保持良好作息習慣等,來塑造樂觀心態。
3.正確認識和對待致癌性格。有些人確實天生容易苦惱、哀傷,要及時認識到自己的特點,對抗致癌性格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從親朋好友那里獲得溫暖和支持。
4.有失眠、焦慮、壓力大等問題要重視。很多心理問題,不是熬一熬就能解決的,要有意識地去調節、求助。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