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身體出現九處腫塊不可忽視

?
【byb.cn】(摘自:新華網)導讀:不經意間突然發現自己身上多了個腫塊,你會忽視抑或你是感到萬分恐慌?身上長腫塊的事情時常會發生,大多數腫塊都是對身體無害的,不必過于擔心。以下提醒您,如果身上九個地方腫塊,千萬不可忽視。
?
?
多由皮脂腺囊腫引起,通常不會致癌。但也可能是白血病或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先兆,特點是常位于脖子的一側,質地堅硬。喉結附近的腫塊如果持續增大,三周還不消退,應及時去甲狀腺專科門診就醫。
?
相關:大脖子病與“碘”恐慌
?
?缺碘會得“大脖子病”,這個中國古書早有記載。《莊子》中就有關于“癭病”的記載,這種病以“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為特征;晉代的葛洪在《肘后方》中也有用海藻浸酒治“癭病”的記載。1920年代,一位醫生在醫學雜志上報告了自己利用每日9毫克碘劑治好少女甲狀腺腫大的病例,人們開始用碘治病。
?
最初,為了補碘,人們需要每日服用藥劑師開出的藥方——通常是稀釋的盧戈氏碘液。但這種方式,相當于要求正常人要每天服藥,非常不便,有人便想到了把碘以一定比例加入食鹽,公眾便可以從飲食中攝取碘了。1920年代,碘鹽在美國就已得到了很好的普及,當時的一位醫生評論認為,“部分原因是宣傳工作做得好,才保證了碘鹽的普及。”
?
1960年代前,各國的碘缺乏防治工作基本上是各自分別進行,直到1980年代,醫學界證實了碘缺乏不僅會引起甲狀腺腫和兒童呆小癥,還有最主要的危害是造成不同程度的兒童腦發育障礙。有研究證實碘缺乏可使人群平均智商降低13.6——這就涉及到一個事關人口素質的嚴重問題了。1983年,學術界提出“碘缺乏病”代替過去“地方性甲狀腺腫”。1985年,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成立了上文提到的“國際碘缺乏病理事會”,以推進“普遍食鹽碘化”。
?
1994年下半年,中國的全民食鹽加碘開始在各地陸續普及,在當時的《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中曾明文規定:兩部分人群——高碘地區人群和因治療疾病(特別是甲狀腺疾病)不宜食用碘鹽的人群不食用碘鹽,這部分人群可到鹽業部門專設的商店購買不加碘的食鹽。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