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盯上了年輕人!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1-1-21 00:01
【byb.cn 】(來源:羊城晚報)2021年伊始,《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心梗猝死的消息,刷爆了網絡,年僅25歲的生命就這樣離開。年輕人突發心梗,這已經不是個案,此前不斷有新聞爆出年輕人透支身體、心梗猝死的案例。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都市生活壓力劇增,心血管疾病也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心梗已經有年輕化的趨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黃兆琦表示,心梗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心梗發生前也有一定前兆值得警惕。此外,有效的心臟康復能夠幫助預防心梗的發生。
年輕人心梗,大多因為這個
心梗是心肌梗死的縮寫,而心肌梗死就是指冠狀動脈發生急性閉塞,導致供血中斷,心肌細胞因為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通俗點說,心肌細胞是需要血流灌溉的土壤,而冠狀動脈就是供血的通道。”黃兆琦說,“一旦冠狀動脈因為某些原因發生堵塞而無法供血時,心肌細胞就會像土壤一樣因缺乏灌溉而枯竭壞死。”
心梗盯上年輕人,主要因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比如高鹽高油高糖飲食、缺乏運動、吸煙、熬夜、精神緊張、肥胖、甚至打呼嚕等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發。黃兆琦介紹,雖然心血管疾病也與年齡、性別以及家族史相關,但對年輕人來說,更多的危險因素是來自于上述的不良生活習慣。
“心血管疾病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過勞、缺少休息與身體鍛煉,久坐不動,肥胖、吸煙、酗酒都是導致心肌梗死高發的原因。”黃兆琦稱。尤其是飲酒和吸煙這兩大高危因素往往被忽略。
喝酒到胃里、抽煙到肺部,為何會對心臟有影響?黃兆琦介紹,長期飲酒會導致高血壓的發生,高血壓作為“三高之一”,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常見原因之一,而動脈粥樣硬化恰恰就是心肌梗死的罪魁禍首。
香煙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幾百種致癌物質,其中尼古丁會進入到血液,會損傷人體的血管內膜,導致血管內膜功能出現障礙、凝血系統的損害,還會引起血管的痙攣。因此,尼古丁不僅致癌,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心梗有前兆,這幾大表現需警惕
心梗的發生往往在突然之間,但心梗發作前,有些前期征兆不容忽視,黃兆琦介紹,最常見的前兆表現為“心絞痛”,此外還有:
1、和活動相關或無關的心前區不適。
2、伴或不伴有咽部緊縮感(感覺像穿了高領毛衣)。
3、發作時伴或不伴有左肩背部和左側小指、無名指的放射痛。
4、伴或不伴有頭暈、冒汗、呼吸困難等。
5、心絞痛短期內反復發生,發作時間比以前要長,以前幾分鐘,現在動不動十來分鐘甚至二三十分鐘。
如果有這些征兆一定要馬上就醫,早期發現冠狀動脈的問題,及時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心梗有前兆,而有些可能一點前兆都沒有。如果沒有征兆怎么辦呢?假如你是高危人群,比如“三高”、長期吸煙、家族史明確的,一樣建議早期去篩查血管問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黃兆琦提醒,三高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血脂,血脂高無痛無癢,但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超過4.9mmol/L,就已經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了,應該積極治療。
心臟康復可降低心梗風險
黃兆琦介紹,預防心肌梗死要從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開始,及時通過體檢發現自身的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并且應該在發現的同時及早治療及干預,不要等到發生心梗、卒中等心血管事件以后再治療。此外,科學的心臟康復對降低心梗發生的風險也有幫助。黃兆琦介紹,心臟康復是針對心臟病患者或心血管風險高危人群制定的一套綜合治療方案,通過精細化心臟風險評估,找出心臟病致病風險和治療對策,給予個體化運動指導方案,飲食指導方案以及心理輔導、規范藥物治療,矯正危險因素,逆轉冠狀動脈斑塊,減輕血管狹窄,降低心梗和猝死風險,恢復健康壽命。
換句話說,心臟康復就是在疾病發生前,科學規范地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的最佳方式。除了降低心梗風險以外,對于已經發生心梗的病人,心臟康復可以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猝死及再發心梗的風險。(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白恬)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黃兆琦表示,心梗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心梗發生前也有一定前兆值得警惕。此外,有效的心臟康復能夠幫助預防心梗的發生。
年輕人心梗,大多因為這個
心梗是心肌梗死的縮寫,而心肌梗死就是指冠狀動脈發生急性閉塞,導致供血中斷,心肌細胞因為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通俗點說,心肌細胞是需要血流灌溉的土壤,而冠狀動脈就是供血的通道。”黃兆琦說,“一旦冠狀動脈因為某些原因發生堵塞而無法供血時,心肌細胞就會像土壤一樣因缺乏灌溉而枯竭壞死。”
心梗盯上年輕人,主要因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比如高鹽高油高糖飲食、缺乏運動、吸煙、熬夜、精神緊張、肥胖、甚至打呼嚕等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高發。黃兆琦介紹,雖然心血管疾病也與年齡、性別以及家族史相關,但對年輕人來說,更多的危險因素是來自于上述的不良生活習慣。
“心血管疾病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過勞、缺少休息與身體鍛煉,久坐不動,肥胖、吸煙、酗酒都是導致心肌梗死高發的原因。”黃兆琦稱。尤其是飲酒和吸煙這兩大高危因素往往被忽略。
喝酒到胃里、抽煙到肺部,為何會對心臟有影響?黃兆琦介紹,長期飲酒會導致高血壓的發生,高血壓作為“三高之一”,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常見原因之一,而動脈粥樣硬化恰恰就是心肌梗死的罪魁禍首。
香煙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幾百種致癌物質,其中尼古丁會進入到血液,會損傷人體的血管內膜,導致血管內膜功能出現障礙、凝血系統的損害,還會引起血管的痙攣。因此,尼古丁不僅致癌,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心梗有前兆,這幾大表現需警惕
心梗的發生往往在突然之間,但心梗發作前,有些前期征兆不容忽視,黃兆琦介紹,最常見的前兆表現為“心絞痛”,此外還有:
1、和活動相關或無關的心前區不適。
2、伴或不伴有咽部緊縮感(感覺像穿了高領毛衣)。
3、發作時伴或不伴有左肩背部和左側小指、無名指的放射痛。
4、伴或不伴有頭暈、冒汗、呼吸困難等。
5、心絞痛短期內反復發生,發作時間比以前要長,以前幾分鐘,現在動不動十來分鐘甚至二三十分鐘。
如果有這些征兆一定要馬上就醫,早期發現冠狀動脈的問題,及時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心梗有前兆,而有些可能一點前兆都沒有。如果沒有征兆怎么辦呢?假如你是高危人群,比如“三高”、長期吸煙、家族史明確的,一樣建議早期去篩查血管問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黃兆琦提醒,三高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血脂,血脂高無痛無癢,但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超過4.9mmol/L,就已經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了,應該積極治療。
心臟康復可降低心梗風險
黃兆琦介紹,預防心肌梗死要從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開始,及時通過體檢發現自身的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并且應該在發現的同時及早治療及干預,不要等到發生心梗、卒中等心血管事件以后再治療。此外,科學的心臟康復對降低心梗發生的風險也有幫助。黃兆琦介紹,心臟康復是針對心臟病患者或心血管風險高危人群制定的一套綜合治療方案,通過精細化心臟風險評估,找出心臟病致病風險和治療對策,給予個體化運動指導方案,飲食指導方案以及心理輔導、規范藥物治療,矯正危險因素,逆轉冠狀動脈斑塊,減輕血管狹窄,降低心梗和猝死風險,恢復健康壽命。
換句話說,心臟康復就是在疾病發生前,科學規范地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的最佳方式。除了降低心梗風險以外,對于已經發生心梗的病人,心臟康復可以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猝死及再發心梗的風險。(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白恬)
有關【心梗】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