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試問三聚氰胺如何才肯放過我們

試問三聚氰胺如何才肯放過我們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8-11-1 16:08

  我們對三聚氰胺深懷敬畏,就像我們對柑橘蛆蟲深懷敬畏一樣。

  又到了救救雞蛋的時候。自10月26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檢出產自大連韓偉養雞有限公司的“佳之選”雞蛋超標88%的三聚氰胺以來,接連兩天,湖北京山鵬昌農產品公司和荊州雙港畜禽養殖加工公司生產的雞蛋在港被檢出三聚氰胺超標,而山西長治市綠色生物發展中心生產的“慈云祥”雞蛋亦被杭州市質監局檢出殘留三聚氰胺,每公斤含量達3.5mg。

  一個雞蛋含三聚氰胺,那是奇跡;千萬個雞蛋含三聚氰胺,那是災難。我們不是頭一個吃雞蛋的人,但我們是三聚氰胺最后一個受害者。一根利益的鏈條倒下去,從第一個環節開始,但不會從第一個環節結束,當人們把仇恨集中于最后被發現的猶大時,真正的元兇,正如幽靈徘徊在視線的遠方。

  三聚氰胺就是這樣一個幽靈。當雞蛋成為靶子之時,終于又一個“業內公開的秘密”浮出水面:在飼料中添加三聚氰胺是國內飼料行業的潛規則。當三鹿奶粉被忍無可忍的腎結石第一個擊中后,面對業內“假蛋白”的公開秘密,曾極其不幸地抱屈:“三鹿不過是擠破了中國奶粉業內的膿包”,從那時起,追問三聚氰胺如何進入奶粉與液態奶就是智者必為。

  但比“擠破膿包”更委屈的是,中國不法企業天才沖動下的發展偉跡,不幸全在對奶粉的憤怒中從容隱身。人們的憤怒摧毀了奶粉,卻使三聚氰胺在飼料、奶農、不法奶站、生產環節諸多撲朔迷離的猜測中遁形,公眾與本就失當的監管,有意無意地錯失發現一個更大“公開秘密”的最佳時機,由此飼料行業添加三聚氰胺,成為在奶粉丑聞中被忽視的問題,成為被放過的元兇。

  罪惡一旦開始,不到正本清源就不會停止。雞蛋在香港的淪陷,證明了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正常,但檢測結果與產品一樣的“出口轉內銷”,卻證明了在已經暴露出的制度缺陷上進一步的麻木與低效。

  三聚氰胺廢渣變身假蛋白添加劑進入飼料,據《南方日報》報道,“5年前從水產養殖開始,后向畜禽養殖蔓延,幾乎涵蓋整個飼料行業”2007年5月美國寵物毒糧事發,三聚氰胺就已現出身影,早在2004年,制造寵物毒糧的江蘇徐州安營公司就已開始生產“生物蛋白精”,并在網上公開求購三聚氰胺廢料。中國海洋大學麥康森教授在2007年11月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中就曾預言:“國內的水產飼料和其他動物飼料都存在添加三聚氰胺的問題,包括奶粉”。而三聚氰胺廢渣流向飼料行業的動力居然有:5年前,國內三聚氰胺的生產企業需要請專門的環保公司處理三聚氰胺廢渣,這是一筆費用不小的開支,而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會選擇低價銷售。

  一個民族的食品,竟然是被三聚氰胺如此營養起來的。這個世界上,居然也有寵物比我們更有保障。歷史總會把成功歸功于抓住的那個機會,四川農業廳推遲一個月公布大實蠅疫情,還可以怪謠言太快,還可以怪媒體報道“內容嚴重失實”、“記者違規發布疫情”,而我們如何抓住三聚氰胺,錯過如此之多的機會后,恐怕沒有人會覺得是成功。連中國的娛樂圈里,都不乏敢自稱為“魯迅”的好漢,但活著的大多數人,在三聚氰胺的變幻之中,面對一個雞蛋,吃還是不吃,都成一個問題。

  不是我們揪住三聚氰胺不放,而是三聚氰胺揪住我們不放。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