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耳日里三招教你預防耳聾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1-3-5 00:01
【byb.cn 】(來源:人民網)編者按:耳朵是我們聆聽世界的窗口。為了讓更多的人重視聽力健康,了解自身聽力情況,減少耳聾發生,在全國愛耳日來臨之際,人民網專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副研究員亓貝爾。
①總是要求別人重復說過的話 說明聽力可能已經下降
記者:如何自查聽力是否下降?
亓貝爾:首先,可以采用日常觀察法。總是要求別人重復說過的話,或者特別容易聽錯話;不自覺地提高說話聲音或者調大電視的聲音,但是自己卻意識不到聲音比以前要高;對高調或者細微的聲音不敏感等。這些都說明聽力可能已經下降。
其次,可以采用聽力自測法。建議在6米以上的安靜環境中進行,受試者一側耳朵朝向檢查者,另一側耳朵以手指堵塞并閉眼。測試者用正常音量說出1~2個音節的詞匯,由受試者予以重復。可在6米距離處正確復述,屬于聽力正常;縮短至4米距離處可正確復述,屬于輕度聽力損失;縮短至1米距離處可正確復述,屬于中度聽力損失;1米內者方可復述,屬于重度或以上聽力損失。
最后,可以采用“互聯網+”篩查法。可使用網絡測聽軟件、手機 App等進行遠程聽力篩查,根據篩查結果初步判斷聽力損失程度。如果上述篩查方法提示有聽力損失的風險,那么就應該盡快前往醫院確診。
②健康生活 減少噪聲接觸
記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預防耳聾?
亓貝爾: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飲食管住嘴,營養均衡,低油少鹽少糖;堅持鍛煉邁開腿,結合自身情況,合理鍛煉運動。
其次,要減少噪聲接觸,尤其是高強度噪聲。建議遠離超過85分貝的強聲。建議通過測試判斷聲音是否過大,如果聲音過大,那么請務必做好防護,且盡量縮短接觸時間;如果必須待在強聲環境中,請一定要做好保護,配戴防護裝備,建議使用有隔音或噪音消除功能的耳機。
最后,要慎用耳毒性藥物。如必須使用,請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
③如果對聽力損失不管不顧,會影響與他人的正常交流
記者:若有聽力已經發生損失,請問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
亓貝爾:如果確診聽力損失,應盡早科學驗配助聽器。佩戴合適的助聽器能幫助患者聽得更清楚,更容易與他人交流,避免孤僻和被隔離。如果對聽力損失不管不顧,會影響與他人的正常交流,導致逐漸脫離社交,甚至造成孤獨、抑郁等。
①總是要求別人重復說過的話 說明聽力可能已經下降
記者:如何自查聽力是否下降?
亓貝爾:首先,可以采用日常觀察法。總是要求別人重復說過的話,或者特別容易聽錯話;不自覺地提高說話聲音或者調大電視的聲音,但是自己卻意識不到聲音比以前要高;對高調或者細微的聲音不敏感等。這些都說明聽力可能已經下降。
其次,可以采用聽力自測法。建議在6米以上的安靜環境中進行,受試者一側耳朵朝向檢查者,另一側耳朵以手指堵塞并閉眼。測試者用正常音量說出1~2個音節的詞匯,由受試者予以重復。可在6米距離處正確復述,屬于聽力正常;縮短至4米距離處可正確復述,屬于輕度聽力損失;縮短至1米距離處可正確復述,屬于中度聽力損失;1米內者方可復述,屬于重度或以上聽力損失。
最后,可以采用“互聯網+”篩查法。可使用網絡測聽軟件、手機 App等進行遠程聽力篩查,根據篩查結果初步判斷聽力損失程度。如果上述篩查方法提示有聽力損失的風險,那么就應該盡快前往醫院確診。
②健康生活 減少噪聲接觸
記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預防耳聾?
亓貝爾: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飲食管住嘴,營養均衡,低油少鹽少糖;堅持鍛煉邁開腿,結合自身情況,合理鍛煉運動。
其次,要減少噪聲接觸,尤其是高強度噪聲。建議遠離超過85分貝的強聲。建議通過測試判斷聲音是否過大,如果聲音過大,那么請務必做好防護,且盡量縮短接觸時間;如果必須待在強聲環境中,請一定要做好保護,配戴防護裝備,建議使用有隔音或噪音消除功能的耳機。
最后,要慎用耳毒性藥物。如必須使用,請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
③如果對聽力損失不管不顧,會影響與他人的正常交流
記者:若有聽力已經發生損失,請問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
亓貝爾:如果確診聽力損失,應盡早科學驗配助聽器。佩戴合適的助聽器能幫助患者聽得更清楚,更容易與他人交流,避免孤僻和被隔離。如果對聽力損失不管不顧,會影響與他人的正常交流,導致逐漸脫離社交,甚至造成孤獨、抑郁等。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