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干失眠關節痛說說這些春季病

【byb.cn 人體管道工】2021年3.5日,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的節氣-驚蟄,這個節氣對中醫養生來說相當重要,何出此言呢?因為在自然界,所有蟄伏在地底下的生物都開始了萌動。根據天人合一的理論,人體的各臟器也在此時進入到了生發的季節,很多被壓抑的病癥此時被誘發了出來,其中就包括了眼干、失眠和關節痛等,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這方面的話題。

一、萬物復蘇病始生
大家一定知道“蟄伏”這個詞,它是這樣解釋的:“一指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食不動;二指伏處,幽居,隱居;三指潛伏,隱蔽。”而驚蟄節氣,指的是第一個意思。也就是說,此時天氣轉暖,天空時有春雷掠過而驚動了蟄伏在地下的昆蟲和動物,故名。而驚蟄這個節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代表著冬季的結束。因為“九九”歌的最后一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中的“九九”,驚蟄節氣,就剛好在這個時間段內(公歷2021年的3.3-3.11)。
每年冬季都在崇禮滑雪,滑雪日必寫滑雪日記。不管氣溫有多低,只要雪開始變黑,也就是意味著地溫開始上升了。我第一次記錄雪場的雪變黑是在2月10日,陰歷臘月29這一天,而正月初二,也就是2月13日,就進入到了七九第一天,河開的日子。所以,雪場的雪開始化也就不足為奇了,盡管在2月17日這一天,崇禮還遭遇過白天最高氣溫-7度,夜間最低氣溫-21度的極寒天氣,但這已經擋不住地溫的回升。而我記錄的大面積雪變黑,是在2月20日,也是在七九這個時間段。
由此可見,地溫的回升到了驚蟄這個節氣就完全的不可逆了,因為已經到了萬物復蘇的季節。此時,不僅地下蟄伏的昆蟲開始萌動,人體身上的病癥也逐步出現了,這就是“發陳”。
二、春季發病的特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很多朋友都問過我同樣的問題,冬天是否不宜調理,因為冬天要收藏。我的看法是這樣的,調理的最好季節排排序是夏>春>秋>冬,也就是說,夏季是調理的最好季節,冬季是最差的季節,之所以如此劃分,是基于“天人合一“的理論。因為“風為百病之長,寒為萬病之源“,大多數人的病,都屬于風寒類的疾病,因此,夏春之季調理,可以人借天力,將風寒病邪表出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有一些疾病,也不受季節的限制,這類就是血瘀癥。這類病癥,到了秋冬季反而更重,甚至到了春季高發。今天我們在這里就重點說說三個病癥眼干、失眠和關節痛。
有點中醫知識的朋友都清楚,春、夏、長夏、秋、冬,分別對應人的五臟,即肝、心、脾、肺、腎。春季屬肝,主生發。此時百草萌出地面,昆蟲開始活躍起來,而人體中的肝臟也是最活躍的時候。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目受血而視。因此,所有眼睛的問題,都要從調肝利膽上著手;同樣,肝氣不舒,肝火旺的人,到了春天,這肝火就更旺了,此時更容易失眠,這叫“陽不入陰“;中醫還認為,肝主筋,而膝為筋之府,所以此時關節痛,尤其是膝關節疼,也要從肝膽上找原因。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二》:“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譯文】春季的三個月,是萬物生長推陳出新的季節。天地都開始萌生,萬物因此而繁榮。此季節,應該晚睡早起,在庭院中散步,披散開頭發,敞開衣襟,以便讓內心的志向得以升騰,保持萬物的生機而不要殺戮,多施與,少掠奪,多獎勵,少處罰,這些都是春季應該要做的事,是春季的養生之道。如果違背了它,就會損傷肝臟,到了夏天將會得寒性病,供應人體生長的精微物質就會減少。
所謂的“發陳”,對應人體的病癥,指的就是體內的陳舊性的疾病,尤其是風寒癥,借著天力開始往外表了。所以,此時有一些人身體開始出疹子,其實就是人借天力身體在排毒呢。而前述的眼干、失眠和關節痛,都具有春季病的特點,那該如何調理呢?
三、春季病如何調理
1、眼干
【病癥】這類人的特點:每到開春眼睛就發干、迎風流淚,視力和聽力也有下降。夜晚入睡困難,多夢,心里感到焦躁,總無緣無故發火。
【分析】我們都知道,在中醫五行中,腎屬水,肝屬木,水生木。到了春天,木要想生發,一定取決于腎水供應是否充足。北方有種過葡萄的朋友一定知道,到了春天,把埋在土里的葡萄挖出來綁在架子上,然后就要開始澆水,這水要澆一夜,直到最末梢的枝條滴出水滴來,說明水澆透了。那么人也一樣,眼也屬于人體的末端,眼睛要明亮,也有賴于肝血的滋養,所以肝腎同調是最佳方案。
【調理】給大家推薦兩款中成藥:杞菊地黃丸和明目地黃丸
①杞菊地黃丸
是在六味地黃丸方子的基礎上加枸杞子、菊花構成的。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菊花能清利頭目,平肝清熱。它的作用有很多,其中一個顯著作用就是治療中老年人的"老眼昏花",老眼昏花是由于肝腎兩虛,這時候,涂什么眼藥水啊、眼膏啊,都沒用,用點杞菊地黃丸滋補肝腎,就是對證的良藥!
②明目地黃丸
肝腎陰虛更嚴重的人,在春天的風里往往會感覺眼睛干澀、怕見光、迎風流淚,風一吹,眼淚就往下流,這種情況在老年人那里尤為多見,這就得用明目地黃丸。明目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枸杞、菊花、當歸、白芍、蒺藜、石決明。既能養肝養血、養腎養精,又能疏肝、清肝火、鎮肝風。因為,老人在肝腎陰虛的情況下,肝風、肝火等邪氣最容易隨著自然界的生發之氣而涌起。
這兩款中成藥都很平和,只要舌苔不黃不膩,都可以用來作為春季的養生藥。但這些藥都偏滋膩,如果舌苔黃或膩,說明體內有濕熱,就不適合用這些藥了。如果實在把握不準的可以咨詢一下醫師。
2、失眠
【病癥】此類人肝火旺,動不動就發火,愛管閑事,半夜里睡不著,還能給你發微信,心事重。能吃,但長不胖。
【分析】這些癥狀,都屬于肝膽熱,熱頂在上面而不下行,陽不入陰,所以睡不著。
【調理】這類人,要從調肝利膽上著手。如果大家不愿意用前面的中成藥,也可以喝冬瓜汁試試,我曾經用此法調理好母親的失眠。
具體辦法,通常在睡前,老母是在晚上10:30喝的(必須要在晚上10點到11點喝),汁量大約是100-150毫升,瓜皮和瓜肉一起榨。單獨喝此汁,1~2日,如果效果不明顯,可再加入適量的酸棗面攪拌著一起喝,冬瓜汁利膽,酸棗面入肝經,其實,作用就是泄肝火,以避免虛火擾頭,夜不能寐。記住,這個方法,不見得對所有的人都有效,你只能自己試試了。如果你胃寒,腸胃功能差,喝這個汁可能會感覺不適。
3、關節疼
【癥癥】白天不疼晚上疼,尤其是前半夜疼,從而影響睡眠。
【分析】這個時間點,剛好是膽經、肝經的循行時間,之所以疼痛,是因肝血不足,或經絡不通,無法滋養大筋所致。
【調理】白天,通常在下午3~5點,用手拍打膝關節四周,拍到出痧為止。不用考慮穴位和經絡,只要是膝關節周邊,能拍到的地方都拍到就行了,如下圖: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拍出這種效果的。如果你常年服藥,就會有大量的藥物殘留堆積在膝關節周圍,影響了氣血對關節腔的滋養,導致關節疼痛,拍打可以幫助排毒通經絡,從而治療和緩解關節疼痛。
眼干、失眠和關節疼,雖是三種病,但在春季發生,都要從肝膽上找原因,我們給大家介紹兩款中成藥、冬瓜汁+酸棗面,以及拍打的三種不同的方法,大家可以自行選擇,都是很安全的。也許你用了一種方法,順便把其他的病癥也治了,這叫異病同治。如果問題還沒有解決,就需要看醫生了,誰也不能包治百病,你說對嗎?不過有些事,不試怎么知道呢?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