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在群里發早上好圖片是啥情況

【byb.cn 人體管道工】相信每個人的手機里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群,群員的年齡、職業也都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的都遇到過這類問題,就是有個別人,幾乎每天早上都會往群里發一個“早上好”的圖片,然后就是一片沉默,也不說話。時間長了,大家都厭煩了,為啥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對于天天發“早上好”圖片的人來說,其本意可能是想向大家問個好,表明自己對這個群的熱愛和關注。但對其他群員而言,這完全是“垃圾信息”。因為,每當群里有新消息,就會彈出一個小紅點,但等你點開一看,卻是這種日復一日毫無價值的信息,一個圖片少則十幾K,多則幾十上百K,日復一日,每天接收這堆垃圾信息,不僅占用了你手機寶貴的存儲空間,浪費了你大好的時光,而且還大大降低了你從群里獲取有價值信息的期盼,這種垃圾信息,甚至比發廣告的還令人生厭,至少廣告還是有內容的,甚至對部分人還是有用的,但這種“早上好”的圖片問候信息,幾乎沒有一丁點的價值。那都是什么人在發這種“垃圾信息”呢?
第一。60+以上的人
經過調查發現,常發此類垃圾信息的,大多是60歲以上的人。男女都有,女的略多一些。這年齡層的人,處于一種不上不下的狀態。如果70歲以上了,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會玩智能手機了,也就沒能力泡群了,但60-70歲的人,身體尚可,眼睛還行,腦子也夠用,人雖退休了,內心卻渴望重新融入社會,但又不了解互聯網上的游戲規則,故此。
第二,刷存在感
可能這些“老人”在職時,周邊會有不少人際氛圍,如果說用“前呼后擁“來形容可能有些夸張,但至少是有那么一種人際圈的氛圍的。但退休了,這種現實中的氛圍沒有了,多少會感覺空虛和無助,而微信群剛好滿足了他們這種需求,于是你會發現,這些“老人”特別熱衷加入各種群,一是為了獲取各種信息,同時在群里發發消息刷刷存在感會得到一定的心理滿足。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們又跟不上時代的節奏,發文字吧打字慢,發語音吧又招人煩(我曾經看到有好友在自己的名字邊上特意注明“請別輕易發語音”的字樣,可見其對發語音都有多“恐懼”。),所以只能以發圖片來表達,久而久之,這種刷存在感的信息,只會增加他人的反感。
第三,學會互聯網禮儀
由于信息技術發展的太快,而同時中國進入老齡化的速度也太快,導致“數字鴻溝”的出現。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甚至不會網購,以至于平常去銀行、醫院都遇到相當多的障礙,而國家也意識到了這類問題,正在大力幫助老人越躍這個坎。但作為個體,在群和圈的氛圍里,要學會互聯網上的社交禮儀,最初可以不發言只潛水當看客,然后學會贊美你認為不錯的發言者,給他個“贊”,豎個大拇指,當然,如果再@發言者,就會更有針對性,就會讓對方更加記住自己,這是在群或圈里交往的最基本的禮儀,實際上這也是刷“存在感”,但其效果遠比每天發個“早上好”的圖片來得更真誠和受歡迎。
第四、不要霸群
群是一個給大家提供發言的公共場所,每個人都有發言的自由。和那些只發“早上好”的圖片的人不同,有些人的發言可謂多的讓人受不了。有時你會發現,這個群成了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發言的地方,其他的人都成了看客了,你就要當心,你一不小心“霸群”了,這和卡拉OK廳里的“麥霸“沒啥區別了。尤其是群主更應該注意,自己搭好這個臺,是為大家唱戲的,而不要成為一言堂,當別人不發言時,實際上是對你一個人霸群的“無聲抗議”,如果再不改觀,可能這個群就散簾子了。
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我們又不想成為年輕人的包袱和累贅,因此就需要不斷地學習來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而在群或圈里學習和交流,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適當地展示自己的才藝和體能,讓大家覺得你不僅不是一個累贅,還是大家學習和仰慕的榜樣時,你定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這遠比每天發“早上好”的圖片來得更有存在感,大家覺得呢?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