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腰”到底閃在哪兒

受訪專家: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劉 琦
本報特約記者 韓文青
俗話說,十傷九腰。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閃腰”的經歷,“咔嚓”一聲,腰就開始疼了,人也不敢再動彈。但我們常說的“閃腰”究竟“閃”在了哪兒,并沒有太多人清楚。
胸椎有肋骨保護,骶骨有骨盆支撐,腰椎附近卻只有韌帶、肌肉、筋膜組織等軟組織“陪伴”。作為人體活動的中間樞紐、主要負重部位之一,腰椎受傷的可能性大了不少。
韌帶或肌肉損傷。通常,大家口中的“腰閃了”是指腰背部急性扭傷,多是韌帶、肌肉等軟組織受損造成的。突然的外力撞擊、超負荷負重、脊柱過度扭轉牽拉,或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等,均可導致軟組織受損,甚至撕裂,產生無菌性炎癥。家務勞動、工作和體育活動中,關節活動往往會變多,受傷可能性就變大了。這種“閃腰”后,患者常有牽扯或撕裂樣疼痛,可出現局部腫脹,活動也會受限。
腰椎小關節紊亂。除了前方的椎骨、椎間盤,腰椎后方左右各有一個小關節,與椎間盤形成穩定的三角。小關節具備一定的活動度,負責限制、輔助腰椎進行屈伸和旋轉。數據顯示,腰椎小關節承載了脊柱33%的靜態負荷和35%的動態負荷,可謂“人小力量大”。但腰椎本身的結構不太穩定,如果加上外傷、退變等原因,可加重小關節負擔,導致半脫位、脫位或滑膜嵌頓,出現腰椎小關節紊亂。如果腰“閃”在這里,腰椎活動會明顯受限,出現腰背部脹痛或酸痛,嚴重時可放射到臀部、大腿,患者不敢直立身體,甚至臥床不能起,翻身都困難。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在骨質疏松情況下,尤其是老年群體,即使突然打噴嚏、搬重物等輕微暴力,都有可能發生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也就是椎體被“壓扁了”,情況較為嚴重。如果椎體壓縮程度不大,疼痛不劇烈,可選擇保守治療,比如臥床休息、熱敷、功能鍛煉、支具固定等。目前,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微創經皮椎體成形術有助患者穩定骨折,恢復椎體高度。不過,存在神經受壓、功能下降的患者,需進行微創或開放性椎管減壓、脊柱固定手術。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挖鼻孔致動脈血管破裂04-07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
- [事件]身體需補陽光三件套04-06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挖鼻孔致動脈血管破裂04-07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