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疲乏警惕腫瘤作祟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 甘平平
疲乏影響著人的工作、社會關系、情緒和日常活動。在長期疲乏的人群中,有些是睡眠不足、工作繁重等因素造成的,美美地睡一覺、吃頓好的,或者適當運動、娛樂就能放松緩解。但同時也要警惕,有些長期疲勞可能是腫瘤作祟。近日,我院收治一名年輕的企業高管,自覺慢性疲勞已半年余,以為是工作壓力大造成的,后來經體檢才發現已罹患大腸癌。臨床數據顯示,近八成的癌癥患者都有持續性疲勞癥狀。這種與癌癥相關的疲乏,有一個專業名詞:癌因性疲乏,易受其他因素干擾,非常容易被忽視,是臨床惡性腫瘤常見癥狀之一。重視疲乏這一身體信號,有助于早期發現、治愈惡性腫瘤。
癌因性疲乏與普通的疲勞有什么不同?怎樣自我判斷?簡單的說,普通疲勞通過休息就可以恢復,而癌因性疲乏會一直持續,無法通過休息緩解。還可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進行自測。
癌癥相關性疲乏的病因及機制復雜且不明確,可能與腫瘤影響骨髓、造血細胞等處造成貧血,或形成毒性物質影響細胞正常運作,甚至腫瘤阻礙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難等有關。此外,癌癥的治療過程,如化療、生物療法、放射治療、外科手術等,都會造成機體疲勞。改善癌癥患者的慢性疲勞,可以減少患者治療中斷幾率,增加患者生存時間。今年,我國首次發布了《中國癌癥相關性疲乏臨床實踐診療指南(2021)》。這將有助于臨床醫師對癌癥相關性疲乏患者進行規范化治療,改善這類患者的臨床結局。
由于西醫對癌癥相關性疲乏的機制和治療很難做到精準,指南推薦了中醫治療堅持“全人”的概念以及從整體著手、辨證施治的理念,契合其復雜病機,通過益氣扶正、固本培元、養血益氣等方法,來調整人體陰陽平衡、振奮人體正氣,進而緩解疲勞。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