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發作后第一個念頭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心臟病正在發作,我竟然還想著如何完成工作!”患者李先生聊起發病經過時,這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李先生今年46歲,是個海歸博士,在一家銀行任職高管,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上個周日,李先生像往常一樣8點起來,妻子已經出門送兩個孩子去上興趣班。吃完早飯,李先生坐在電腦桌前工作,準備一會10點鐘電話會議的資料。
突然,李先生感覺胸口劇烈疼痛,心臟像是被人用手捏住不斷擠壓,并且渾身發冷、冒汗、惡心、呼吸不暢,然后,后背和左肩也開始疼痛——這些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癥狀。李先生說,當時他的腦海閃過很多畫面。第一個想法是,10點鐘的電話會議顯然是不能參加了,而且明天約了客戶見面也不能赴約,項目該如何進行呢……馬上他開始嘲笑自己,此刻家里只有他一人,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個問題。隨后,他希望自己能支撐到妻子回來。好在,李先生的妻子及時撥打了120,救護車把昏迷的李先生送到醫院,檢查確診李先生為急性心肌梗死。在家屬的積極配合下,李先生手術非常順利,現在正在康復中。
這段“死里逃生”的經歷,讓李先生感受到人生實在太短暫,也讓他反思了自己的生活。他驚訝于自己在瀕死關頭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工作,考慮良久,他決定做出改變,“今后我不能為了工作而生活,要為了生活而工作。”
李先生還為自己定下了幾個目標。
首先是調整工作方式,雖然新冠疫情和在家辦公使他幾乎沒有上班下班的界限,但他決定,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優先次序,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其次,他決定戒煙,這次住院讓他了解到,香煙真的會給他帶來持久的健康損害。最后,他還決定要通過飲食和運動減重20斤。
像李先生這樣的故事,我在臨床經常能碰到。人生確實如白駒過隙般短暫,因此,我們不僅應該努力把這個時間延長,還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花在那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上。李先生的遭遇可能會引起很多“過來人”的共鳴,在可怕的心臟病發作之后,才意識到,原來健康不是理所當然的,人生剩余的時間,也并不像看起來的那么多。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