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學會看舌象只需兩步

【byb.cn 人體管道工】進入這個中醫養生這個行業已經有14年了,剛好趕上互聯網應用,常常在網上給網友診斷健康狀況,其中看舌象是一個重要的流程,下面就結合我這些年的經驗,教給大家一些實用的方法,只要掌握好原則,即使普通人也能很快學會。
一、中西醫的診病方法
大家都知道,西醫診病,主要依賴機器和化驗,然后根據數值的高低來判斷病情。過去還有醫生會用聽診器,而現在,年輕的醫師脖子上掛聽診器的都少之又少了,為啥呢?實際上,因為聽診器的診斷作用,更依賴于醫生的經驗和感觀判定,主觀性更強一些,這點和中醫診斷更接近。而機器診斷,相對來說,更不依賴于醫生個體的經驗,相對客觀和標準化,能夠滿足大多數應用場景。但作為一個大活人,具體到每個個體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單純地依賴機器檢測有時候也無法判定,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到醫院做了一圈體檢,啥指標都正常,可就是人感覺不舒服的原因。
而中醫診病方法則和西醫有本質的差別,而二者的優劣剛好相反。它更依賴于醫生的經驗和主觀判定,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四診合參“。那位問了,這個詞我聽說過,但不知道什么意思。可我告訴你,就是望、聞、問、切,你就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四個啊,這肯定知道,下面就和你展開說一下。
第一診,望診
望診都望什么呢?通常包括了三部分,即面診、舌診和掌診。當然,如果延伸來看,人的體型、腳診都屬于望診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一個大活人擺在那,有經驗的中醫會從身體的各部位的表象讀出內在的健康信息,而舌診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下面還會詳細說它。
第二診,聞診
這個聞,包括兩個概念,一是聽聞,也就是用耳朵聽患者說話的聲音,通過嗓音來判斷,最簡單的例子,感冒的人說話的聲音就和健康人不同,可患者本人卻感覺不到,為啥呢?因為醫生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的,而患者聽到自己的聲音則是骨傳播的;二是嗅聞,也就是醫生用鼻子通過嗅覺,來捕捉患者身體的氣味判定健康狀況,比如,很多消化不好的人,口氣就很重,可他自己渾然不知。而很多新冠患者即使核酸轉陰后,嗅覺喪失,為啥呢?因為中醫認為肺開竅于鼻,肺的問題,有時不一定會表現在肺上而是在鼻子上。
第三,問診
就是需要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性別、年齡、職業、病程、吃飯、睡覺、大便、月經等諸多因素,以幫助醫生了解病因。當然,如果是高明的醫師,只需前兩診,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出八九不離十了,這就是“望而知之謂之神也”(出自《六十一難》“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所以,在老中醫面前,大部分人的健康信息都是透明的,一抬眼就能看出來。
第四,切診
就是切脈了。看過中醫的人,都會把手腕放在桌上,醫生三指一搭橈動脈,根據脈搏跳動的強度和節奏來判定身體狀況,通常大家都認為眼看為實,耳聽為虛,而切脈則完全是靠觸覺,每個醫者接收到脈搏的反饋信息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相比望診獲取的信息,靠觸覺的切脈準確度就更差一些。不過高手診斷的水平還是可以堪比機器診斷。大家還記得2014年10月@燒傷超人阿寶搞的10萬獎金挑戰“把脈驗孕”一事嗎?最后以鬧劇收場。畢竟,高明的中醫都要求四診合參,如果僅憑切脈這一診,多少還是會有出入,這種挑戰,完全把中西醫對立起來了,屬于政治不正確,當然最后是沒有結果了......
就我個人來說,因為沒有專門學過,所以不會切診,但僅依靠前三診,也基本夠用了。雖然談不是很準確,但基本夠用。今天重點和大家講講舌診!
前面和大家說了望聞問切這四診合參,這4種只是觀察健康的窗口或手段,那如何判斷是否健康呢?這又不得不提到八綱,哪八綱呢?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就是這八個字。我在《中醫思維.俄烏戰爭.學習就業》一文中曾經提到,中醫的治病思路,不是西醫的對抗療法,而是調理,也就是說,將人體的健康狀況給調理成陰陽平和的狀態,將人體的內環境,構建成一個不適宜細菌和病毒生存的環境,如此這般,人就會變得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了!給大家打個比方,我們居住的小區周圍,有一條臭水溝,一到夏天,蒼蠅蚊子滿天飛,那該如何治理呢?西醫的方法就是,往這條臭水溝里投放殺毒劑,把蒼蠅蚊子殺死。而由于臭水溝的生態還是沒有根本改變,等殺毒劑藥效過了,情況又復原了,這就是為什么西藥需要長期吃的原因。而中醫的方法是將臭水溝變成小清河,讓其失去產生蒼蠅蚊子的內環境,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怎么樣,大家明白了吧?!
四診,是通過望聞問切這四種方法,了解形成臭水溝的原因,而陰陽表里寒熱虛實這八綱,則是了解臭水溝到底臭到了什么程度,四診是定性,而八綱則是定量,而中醫治病,就是根據這四診八綱的情況,將人體健康調整到陰陽平衡的狀態就OK了。當然,人體的健康狀況,受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因而是動態的,當陰陽的平衡再度被打破以后,人就會不舒服,就會生病,這時我們還需要看醫生再調理,將陰陽調到適合的水平,就像我們的汽車,5000公里就要做一次保養一樣,人更是如此。記住,中醫治病的確切原理就是調理陰陽平衡!治病必求于本,這個本就是陰陽!
二、看舌象看什么?
前面我們已經知曉了四診八綱,那四診中望診的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舌診,也就是我們老百姓去看中醫時,醫生要讓我們伸出舌頭看。需要指出的是,有很多人去看中醫,有的只給診脈就開方了,有的甚至連脈都不診更不用說看舌象了,除非這是一個高人,否則對于多數中醫來說,看舌象是必須要走的一道流程。有的人也在網上問診,將自己的舌象發給醫生,但你一定要清楚,對方是中醫還是西醫,如果是西醫,多數是不會看舌象的,明明我一眼就能看出的問題,可問診的醫生就說沒問題,這說明你問診時沒找對人。因此你在問診時,一定要清楚對方的身份和要求提供的問診資料。
中醫為什么要看舌象?是因為它是觀察我們臓腑狀況的一個窗口。舌頭又被稱為看得見的內臓,因為上面覆蓋一層粘膜及膜下豐富的血管,所以可以很方便和直觀地看到內臓氣血運行情況。
那看舌象究竟是看什么呢?實際上就看兩樣,第一,顏色,第二,形態。為了方便大家了解舌象的情況,先上一幅健康的舌象:

很多網友不知道怎樣分辨什么是健康的舌象,教給大家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你看著漂亮的東西,就一定是健康的東西。像上圖這個舌象,一定是出自一個美女,不僅人長的美,她的雙眼必定有神,臉色紅潤......這個舌象絕對不可能出自一個老態龍鐘的病人。所以,中醫看問題,永遠是由表及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

這張圖,將舌頭劃分為上、中、下三焦,和舌尖、舌邊、舌中和舌根四大區域,它分別代表了心肝脾肺腎五臓的健康狀況。
一看顏色
前面已經給大家展示了健康舌象=淡紅色+薄白苔。看顏色其實就是以健康舌苔的淡紅色為標準,偏白就是寒、虛;偏紅偏黃偏暗,就是熱、瘀,明白了這個原則,就比較好判斷了。
當然,由于顏色和拍攝的光線以及被診者的進食有關,比如是否服用過帶顏色的食物,像茶葉、咖啡、桔子、火龍果等,或者是否進剛進食了辛辣、冰涼的食物,比如麻辣燙、冰鎮飲料等,當然也和服用藥物等諸多因素有關,所以最好在早晨剛起床,沒刷牙,自然光線下拍攝,這樣展現的舌象顏色相對比較真實。拍舌象時,最好不要用前置攝像頭,也不要用美顏模式,這樣會失真的。
二看形態
對比上面健康的舌象,很多人舌上有大裂紋,舌側有齒痕,舌體有的瘦小,有的肥大,這該如何判斷呢?大家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就是取象比類,也就是說從自然界的現象來類比人體內部的健康狀況:
比如,我們看到太陽,通常會形容紅彤彤,因為太陽是熱的;而月亮,通常會形容冰冷的月光,換言之,太陽光是熱光源,而月亮光則是冷光源。看到太陽你就感覺暖和熱,看到月亮你會感覺冷和涼。根據天人合一的原理,人體內部也同樣存在著這一熱一寒的情況,這就是為什么健康人的體溫在37度,超過了當然不行,太低了也不行,其實37度,用中醫的話的觀點來看,就是一種陰陽平衡的狀態。明白了這個原理,對于中醫的術語就非常好理解了。我們把舌象和自然界的情況做一個類比:
拿一塊農田來說,開裂的就是水少了(陰虛,裂紋舌),汪著水(陽虛,蒸發能力不夠,水濕重);
拿一個皮球來說,氣不足的球有凹陷(氣虛、讓我們看到的就是齒痕舌)
肥大的舌,通常濕氣重,而瘦小舌,通常是肝氣郁,情志不暢(我給很多客戶做完經絡調理后,瘦小舌大多能馬上恢復正常狀態,說明肝氣舒了,但相對來說,濕氣重的胖大舌不容易解決)。其實,你也不用看舌,有經驗的醫生,只要看這人的體形氣色,就相當于看到了他的舌苔和內臓狀況,為啥呢?健康的人,體型是標準勻稱的,肌肉飽滿,不胖不瘦,臉色紅潤,而胖人,多陽虛痰濕,瘦人多陰虛火旺。
我為什么只講原則,沒給大家上很多的圖,一個重要原因是,如果那樣寫,估計會出一本書了。而講取象比類的原則,就是教大家掌握看舌象的方法,只要你在看舌象時,腦子里想著農田,想著皮球,就比較容易判斷大體情況。當然具體到每個個體,就要四診八綱通盤考慮,并且要大量實踐積累經驗才行,你看過100個和看過1000個甚至10000個,肯定是經驗值是不一樣的,但看舌象的原則就是兩點,顏色和形態。
看舌象相對比較準確的是小朋友,因為小朋友的經絡都是通的,并且病因大多不是吃出來的,就是穿出來的,病因相對簡單,作為家長要經常觀察孩子的舌象,每天拍一張照片,并且連續做一個月的詳細記錄,慢慢的,你就學會看舌象了,一點都不復雜。舉個例子,但凡小朋友舌尖紅的,都屬于心火旺,此時可能會有發燒,咳嗽,不思飲食等情況,這時你首先要了解一下他的大便是否通暢,一般來說,這類孩子大多會有便秘的情況,大便可能呈羊糞球狀。為啥會這樣呢?是因為下面不通,毒素頂著下不去,頂到上面就會看到舌尖紅了。此時,給孩子多吃點紅心火龍果、草莓、菠蘿,柚子,甚至拉泡稀,下面一通,上面的火就下去了,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中醫的上病下治法。其實小朋友的病,很多都是大便不好造成的,你可能不方便天天觀察他的大便,但每天早起就看他的舌象,拍個照片存起來,這個相對比較容易。
但具體到成人的情況就比較復雜了,因為多數人的經絡都是不通的,單純的看舌象上是不容易判斷,需要四診合參才行。具體的我就不詳述了,因為每個病例的情況都不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總之,不管中醫還是西醫,其實都是實踐醫學,都是經驗醫學,對于多數的醫生來說,看得病人多了,經驗自然就多了。為什么大家看病都愿意去三甲醫院,找副主任以上的醫師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見過的病例多了,就知道治療的方法了。小地方小醫院年輕的醫生,由于見過的病例少,自然遇到較難的病例就不會診治,道理就是這樣簡單。作為我們普通人日常保健來說,天天早起拍舌象,連續拍一個月,并文字記錄你的健康狀況,慢慢的,你就會看舌象了。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