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生金法治哮喘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4-20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的春季,人們外出活動時間逐漸增加。在享受春和景明的同時,有一類人群卻非常容易被疾病“盯上”,他們就是哮喘患者。哮喘又稱支氣管哮喘,這種慢性炎癥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會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引起反復發作性的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和清晨發作。哮喘如不及時救治,會產生嚴重后果。中醫是如何治療哮喘的?本期,《生命時報》特邀黑龍江省名中醫,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主任梁群教授詳細解答。
受訪專家:
黑龍江省名中醫,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重癥醫學科主任 梁 群
本報特約記者 鄭文韜 王廣軍 候一楠《生命時報》 2022-04-08 第1597期 第7版
中醫將哮喘歸屬于“哮病”范疇,“哮必兼喘”,哮病的發生為宿痰內伏于肺,因感受外邪、飲食不當、情志失調、過度勞倦而觸發,痰隨氣升,阻塞氣道,肺失宣降,肺氣上逆,痰氣搏擊而發出哮鳴音,并伴有喘息、胸悶等癥狀。
現代醫學治療哮喘的目的是控制癥狀,消除氣道炎癥。雖然有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基因治療等方法,但目前仍無法解決其發病、發展等問題。中醫自古就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特別對于“頑哮”(激素依賴性哮喘),大量資料顯示,激素依賴性哮喘經中醫辨證施治后,可安全撤減和停用激素,減弱激素引起的毒性反應。梁群將中醫治療哮喘的優勢概括為兩點:一為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辨證立法,選方組藥,多途徑、多角度進行治療。二是中醫治療可達到防微杜漸、去除宿根的效果。
針對不同人群,梁群總結各地哮喘發病特點和病機演變,
認為東北、華北地區地處寒冷,其病邪屬陰、偏寒,寒邪凝滯而易傷陽氣,陽傷則水液失于輸布,加之當地人嗜食肥甘厚味,極易導致痰濕內生,因此東北地區的主要病機以“寒、痰、濕”為特點,治療應著重把握“寒濕邪氣”的傳變規律,將助陽、通陽作為貫穿整個治療過程的基本法則;
華中、華南及西南地區氣候濕潤,長時間陰雨綿綿,偶見陽光,因此容易以濕邪而致病,其病機以“濕、寒、熱、虛”為特征,治療應著重把握“濕邪致病”特點,以芳香化濕、淡滲利濕、苦寒燥濕、健脾運濕為治療大法;
西北地區,“燥邪”則成為不可忽視的因素,其主要病機為“寒濕伏燥”,寒濕與伏燥相互博結,壅塞胸肺,致使氣機升降失常,治療應做到“潤燥不助濕,燥濕不傷津,以平為期”。
對于哮喘的治療,梁群首次將“從腸論治”理論與多年臨床研究有機結合,創新提出“培土生金”(用補脾益氣的方藥補益肺氣的方法)理論(常用藥物為人參、白術、茯苓、山藥、半夏、橘皮、五味子、甘草等),指出哮喘雖病變部位在肺,但與脾關系密切。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水液,若脾失健運,不能化水谷精微上輸養肺,反而積濕成痰,上貯藏于肺,影響肺氣宣降。
中醫認為,哮喘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發作期以去除寒、熱、痰、風等病理因素為主;緩解期則通過調理肺、脾、腎的標本虛實來選方用藥。梁群表示,治療時應分清主次,在治療主病的同時兼顧個人體質與次要癥狀,使喘息得以平復,邪去而正安。對于哮喘發作期,要“攻邪治標”,寒痰宜溫化宣肺,熱痰當清化肅肺,寒熱錯雜當溫清兼施。梁群還提倡用針灸、三伏貼(主要選取劍突、膻中、雙側的定喘穴,以及膏肓、肺俞等)、推拿等方法治療哮喘。
有關【哮喘】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