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六種人生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耿德勤
《生命時報》 2022-04-19 第1600期 第5版
①發揮余熱型
有些人退休后心里仍放不下工作,會用其專長和技能繼續兼職,并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比如律師從律師事務所退休后,還可以被企業聘為法律顧問。這類人群需要注意勞逸結合,發揮余熱的同時,確保身心不會因此增加太多負擔。
?、诿半U型
有些人退休后想完全舍棄過去的工作,去完成以前一直未能實現的夢想,或找一個感興趣的行業從頭開始。比如,日本老人若宮雅子退休后,自學軟件開發,如今80多歲的她受蘋果公司邀請參加“世界開發者大會”,是與會者中最年長的軟件應用程序開發者。很多冒險型退休者將退休視為開始“第二人生”的機會,精神可嘉,但也要有些風險意識。人到晚年,應激、抗壓能力降低,首先應確保生活的安穩。
?、厶剿餍?
這一類型的人此前不曾挖掘什么興趣愛好,退休后才開始花心思琢磨新事物,希望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找不到,則可能陷入無所事事、沒有意義感的心理泥淖。鼓勵這類老人多走出家門,多結識新的朋友,在一個興趣群體中更易體會活動的趣味,并在相互交流中排解孤獨,促進心理健康。
?、茏杂苫栊?
有些人很享受退休后沒有明確行程的閑適生活,可以整天宅在家里追劇,想吃什么吃什么,也可以隨時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過得非常瀟灑、自由。但這類人群的生活容易缺乏自律意識,如果飲食、運動不注意,可能增加慢病風險。其實,從長期來看,適當的自律會讓老年生活更自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個好身體,才能享受更長久的健康晚年時光。
⑤旁觀型
這類人退休后就不再關心時事了,慢慢和社會脫節,長此以往,容易無法理解新鮮事物和觀念,對周圍的人和事越來越看不慣,有時甚至會造成家庭矛盾。社會發展日新月異,退休后不能做時代的“旁觀者”,而要主動參與其中,除了發揮余熱,還要主動學習新鮮事物,比如智能設備,并用包容、理解的心態看待社會的變化,接受多元的觀點。過于頑固,只會讓周圍人退避三舍。
?、尥丝s型
他們退休后幾乎不再接觸以前的人際關系,也放棄尋找新的生活目標,生活封閉、孤獨,久而久之,常有“被社會拋棄”的感覺,完全找不到人生的價值。這一類型最易產生心理問題,誘發心身疾病。如發現自己有這一類型的發展苗頭,建議積極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總之,退休生活需要認真規劃和經營,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退休生活,不僅可以愉悅身心、益于健康,還能為后代提供堅強的家庭后盾,樹立良好的生活榜樣。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