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緩衰老從養背開始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暖背曬背振奮陽氣 捶背搓背舒經活血
《生命時報》 2022-05-06 第1604期 第8版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篇第四》有云: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時代,人們大部分時間彎著腰從事勞動,背部受到更多陽光的照射,因此以陰陽論人的軀干,脊背屬于陽。人體背部的正中間是督脈,主一身陽氣,與12條經脈中的6條陽經都有聯系;督脈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心俞、肺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等都分布在膀胱經上。氣血經由膀胱經上的穴位在全身運轉輸注,因此人體背部與各個臟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引起疾病的寒邪、濕邪、風邪等極易通過背部入侵體內 ,從而引發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的疾病。因此,對于陽氣虛弱的中老年人來講,養好背部就等于養全身;對于年輕人,重視背部保健,能夠延緩衰老。
人們常用“虎背熊腰”形容一個人身材魁梧、精壯勇猛;但俗語還有“背薄一寸,命長十年”的說法,到底哪種才是健康的背呢?事實上,這些都是。有些人的“虎背熊腰”,并不源于健碩的肌肉和強健的骨骼,而是因為過度堆積的脂肪和不良的體態。現代人喜歡久坐、吃完就躺,又缺乏運動,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會使背部肌肉變得僵硬,血液循環變差,脂肪堆積在頸后和背部,看起來像是拱著個厚背,“富貴包”也由此而來。長期伏案工作、含胸駝背,使得胸前和頸后的肌肉緊張短縮,后背和頸前的肌肉松弛拉長,久而久之形成圓肩、駝背、探頸的不良體態,不僅影響體態美觀,還會引發一系列臨床癥狀,導致頸背部緊張疼痛、頭暈目眩、胸悶心慌等。
通過背部訓練和保健,讓“背薄一寸”,可緩解背部僵硬、疼痛、頸部不適,還能增加全身肌肉含量,降低體脂率,提高基礎代謝。同時讓身姿挺拔、背部緊致,從而更顯年輕有力。此外,刺激背部經絡穴位,可以振奮陽氣,抵御寒氣入侵,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讓身體更健康。
日常生活中,可采用一些簡單可行的方法保養我們的脊背。
1.暖背、曬背
背部是人體陽氣較為充盛的地方,但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陽氣逐漸衰弱。春夏季節,經常曬曬脊背,補充人體陽氣。夏天曬背時注意盡量在早8點前或下午4點后,一般1小時就夠了,避免烈日曬傷。秋冬季節,除了穿衣保暖,還應額外增加一件背心防止背部受寒,以防寒邪、風邪的入侵。
2.艾灸脊背
背部有很多祛病保健的穴位,如大椎穴(低頭時,頸部隆起的最高處)、各臟腑俞穴等。在大椎穴處艾灸可治療風寒、風熱、陽虛等感冒癥狀。除特定穴位,還可以在督脈上進行隔鹽灸、隔藥灸,督脈是陽脈之海,艾灸督脈可以強身健體、培補陽氣、安神定志,每次灸10~15分鐘,家中操作可以購買艾灸盒,簡單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皮膚敏感性較差,不宜時間過久,也不宜把灸條放在距離皮膚過近的位置,防止燙傷。
3.捶背、搓背
捶背能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增強活力,可以自己捶打,也可以是他人捶背,但都應握空心拳或用虛掌拍擊,每分鐘60~80下為宜,每日1~2次,每次約20分鐘。搓背可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悶、腹脹,自己搓背可在洗浴時用濕毛巾搭于背后,雙手一上一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發熱為止。但切記不要用力過猛,損傷皮膚。
4.撞背
撞背可提升陽氣,調節臟腑功能,適合氣血運行不暢的中老年人。撞背方法為:背對墻壁約30厘米站立,雙足與肩同寬,全身放松,然后用背部撞擊墻壁,借反作用力使身體恢復原位。撞擊時注意力集中于背部,撞擊約100下。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掌握好力度和時間,如感覺不適,應及時停止。過分用力,輕則可能損傷背部軟組織,重則導致肩背部骨折。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