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不痛的脖子腫塊更危險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5-22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數(shù)天內消退的是炎性 進展慢的和風濕有關 不痛的脖子腫塊更危險
淋巴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分布在全身各處,大小約2~5毫米,但在某些因素下,比如病原體侵犯,淋巴結可“腫大”超1厘米。病原體侵犯人體的首要通道是口腔和呼吸道,淋巴結腫大的“第一站”也常是脖子,隨后蔓延到腋下、腹股溝。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不少,這些原因通常預示著腫塊問題的嚴重程度。
炎癥腫塊有壓痛。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中,最常見的是炎癥,通常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急慢性炎癥,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化膿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盆腔炎。炎癥性淋巴結腫大會伴隨疼痛及壓痛,直徑一般不超過2~3厘米,且質地偏軟、界限清晰、形態(tài)規(guī)則,活動度較好。等到炎癥消除后,腫大的淋巴結也會跟著消退,大約數(shù)天至1~2周。
臨床中,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也不在少數(shù),尤其在頸部。除了疼痛,患者一般伴有乏力、盜汗、消瘦等癥狀,需接受6~12個月規(guī)范系統(tǒng)的抗結核治療。
無痛性腫大需當心。腫瘤性疾病導致的淋巴結腫大僅次于炎癥,可分為血液淋巴系統(tǒng)腫瘤、實體腫瘤的淋巴結轉移。在前者中,淋巴瘤最常見,可導致全身多發(fā)、單發(fā)的淋巴結腫大,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肝脾腫大、肝酶異常等。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實體腫瘤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時,也會導致淋巴結腫大。
這類淋巴結腫大一般不會疼痛,且質地偏硬或韌,形狀不規(guī)則,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不太能移動,還會進行性增大,然后出現(xiàn)融合、固定,一旦病灶過大出現(xiàn)壞死、破潰,或壓迫神經,就可出現(xiàn)疼痛,需格外警惕。
風濕性腫大很緩慢。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部分風濕疾病,可導致淋巴結反應性增生或細胞增生代謝異常,也會造成淋巴結腫大,但變化一般比較緩慢,甚至會長期存在。這類患者還常有關節(jié)腫痛、變形、皮疹、脫發(fā)等非特異性表現(xiàn)。
出現(xiàn)淋巴結腫大時,大家首先可根據(jù)大小、硬度、活動度、變化速度、有無疼痛等對其性質進行大致鑒別,但無論是哪種表現(xiàn),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診斷和鑒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貽誤病機。
《生命時報》 2022-05-13 第1606期 第10版
淋巴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分布在全身各處,大小約2~5毫米,但在某些因素下,比如病原體侵犯,淋巴結可“腫大”超1厘米。病原體侵犯人體的首要通道是口腔和呼吸道,淋巴結腫大的“第一站”也常是脖子,隨后蔓延到腋下、腹股溝。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不少,這些原因通常預示著腫塊問題的嚴重程度。
炎癥腫塊有壓痛。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中,最常見的是炎癥,通常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急慢性炎癥,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化膿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盆腔炎。炎癥性淋巴結腫大會伴隨疼痛及壓痛,直徑一般不超過2~3厘米,且質地偏軟、界限清晰、形態(tài)規(guī)則,活動度較好。等到炎癥消除后,腫大的淋巴結也會跟著消退,大約數(shù)天至1~2周。
臨床中,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結腫大也不在少數(shù),尤其在頸部。除了疼痛,患者一般伴有乏力、盜汗、消瘦等癥狀,需接受6~12個月規(guī)范系統(tǒng)的抗結核治療。
無痛性腫大需當心。腫瘤性疾病導致的淋巴結腫大僅次于炎癥,可分為血液淋巴系統(tǒng)腫瘤、實體腫瘤的淋巴結轉移。在前者中,淋巴瘤最常見,可導致全身多發(fā)、單發(fā)的淋巴結腫大,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肝脾腫大、肝酶異常等。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實體腫瘤出現(xiàn)淋巴結轉移時,也會導致淋巴結腫大。
這類淋巴結腫大一般不會疼痛,且質地偏硬或韌,形狀不規(guī)則,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不太能移動,還會進行性增大,然后出現(xiàn)融合、固定,一旦病灶過大出現(xiàn)壞死、破潰,或壓迫神經,就可出現(xiàn)疼痛,需格外警惕。
風濕性腫大很緩慢。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部分風濕疾病,可導致淋巴結反應性增生或細胞增生代謝異常,也會造成淋巴結腫大,但變化一般比較緩慢,甚至會長期存在。這類患者還常有關節(jié)腫痛、變形、皮疹、脫發(fā)等非特異性表現(xiàn)。
出現(xiàn)淋巴結腫大時,大家首先可根據(jù)大小、硬度、活動度、變化速度、有無疼痛等對其性質進行大致鑒別,但無論是哪種表現(xiàn),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診斷和鑒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貽誤病機。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y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fā)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y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fā)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