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有些腦梗 根在心里

有些腦梗 根在心里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9-7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急性嚴重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目前,心腦血管疾病仍居我國疾病負擔和死亡原因首位,其中,腦卒中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國成年人致殘的首要原因。


  主講人:浙江省中醫院副院長 毛 威

  《生命時報》 2022-08-23 第1634期 第23版


  腦卒中發生時可以表現為肢體麻木無力、口唇歪斜、言語不清等,嚴重者還可出現昏迷,同時腦卒中可導致患者遺留嚴重的殘疾,終身癱瘓甚至死亡。卒中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較多見。但目前卒中發病呈年輕化趨勢,這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肥胖等危險因素的年輕化息息相關。

  除傳統的卒中危險因素外,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還有超1/3的患者找不到明確病因,稱為不明原因卒中。從專業上講,不明原因腦卒中是指,經過顱腦影像、血管影像、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現代標準檢查程序規范化評估后,仍不能發現病因的缺血性卒中,也稱隱匿性卒中。目前,最受關注的是由于卵圓孔未閉和房顫引起的腦梗死。

  卵圓孔未閉

  有研究證實,在年輕、沒有明顯危險因素的患者中,卒中多為卵圓孔未閉引起。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表明,卵圓孔未閉是不明原因卒中的重要病因,且為獨立危險因素。


  1.卵圓孔是什么?卵圓孔是胎兒時期左右心房間的一個生理性通道,出生后一般會自然閉合。如果3歲內卵圓孔仍不閉合,稱為卵圓孔未閉。在成年人中,大約有25%的人會出現卵圓孔不完全閉合。正常情況下,心臟左心房的壓力比右心房高,卵圓孔處于關閉狀態。可是,當某些動作導致右心房壓力瞬間增高,比如咳嗽、大笑、打噴嚏、便秘、憋氣等,就會打開沒有閉合的卵圓孔,導致靜脈系統的血栓栓子、氣泡、脂肪、化學和代謝產物等物質隨著血流,進入左心系統。如果進入顱腦,輕者會引起頭痛、頭暈、癲癇,重者會引發缺血性腦卒中。

  2.如何對卵圓孔未閉進行干預?早在1992年,就有學者開始了通過微創介入封堵卵圓孔未閉預防卒中的研究。此后多項研究均證實,封堵未閉的卵圓孔是預防缺血性卒中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2017年9月,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重磅的三項隨機對照試驗結果,均顯示不明原因卒中合并卵圓孔未閉者,行卵圓孔未閉封堵術可以降低缺血性卒中復發風險,獲益顯著大于單純藥物治療,進一步證實了卵圓孔未閉封堵治療對于預防卒中復發的有效性。

  專家建議,不明原因的年輕腦梗死患者和無法解釋的反復發作頭痛、頭暈甚至癲癇患者,一定要警惕卵圓孔未閉的存在,需要進行超聲心電圖右心造影、經顱多普勒發泡試驗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右心造影檢查,明確診斷并給予正確及時治療。

  房顫

  作為老年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全球約有3350萬房顫患者。有預測指出,房顫的發病率將隨著老齡化人口逐步增長,80歲以上人群房顫患病率達30%以上。而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比普通人高出5倍,已成為其長期致殘的首要原因。房顫所致中風有高病死率、高致殘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房顫相關的中風由于其血栓大小和數量因素更易使人癱瘓,有數據顯示,第一年的死亡率高達50%,嚴重致殘率高達73%,累計復發率高達6.9%。


  1.左心耳是血栓“第一站”。房顫引起中風的原因主要是血栓栓塞,而非瓣膜性房顫的血栓形成近乎100%起源于左心耳。這是因為左心耳是一個盲端,房顫導致血液滯留在左心耳,逐漸形成血栓。血栓從左心耳脫落,若進入動脈系統,滯留在大腦血管中,就會中斷血液流動,引起卒中;進入下肢,就可能形成下肢栓塞;進入腸系膜動脈,引起腸系膜動脈栓塞;進入冠狀動脈,則可能導致急性心梗。

  2.老人要做好評估篩查。目前,非瓣膜性房顫是臨床上更為常見的疾病,該疾病需要多學科團隊共同管理優化。要重視卒中預防,通過心率和節律控制策略控制患者癥狀。具體說,年齡超過65歲或有其他腦卒中風險者,要進行篩查,通過標準12導聯心電圖或30秒以上單導聯心電圖診斷房顫。其次,應對房顫患者進行評估,即評估卒中風險、癥狀嚴重程度、房顫負荷和基質嚴重性。

  3.如何預防房顫引起的卒中?目前,抗凝治療和微創介入左心耳封堵是房顫治療的常規和最重要手段,能有效預防房顫引起的致命性卒中。對于高卒中風險患者,應啟動抗凝治療,將利伐沙班、達比加群、艾多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藥作為一線治療方案,其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總體優于華法林。

  對于不能用抗凝藥或高出血風險的患者,可考慮采用左心耳封堵術,既解決房顫卒中風險,又避免了長期抗凝帶來的出血風險。

  還有,對于有癥狀、非永久性、藥物療效不佳、尤其合并基礎心臟病(心衰等)的患者,應積極考慮經導管消融根治房顫。

  最后,房顫治療不應僅僅盯著疾病,還要鼓勵患者管好生活中的危險因素及合并癥。例如,控好血壓血脂和血糖、適當運動、改善睡眠、控制體重以及戒煙戒酒等,都已被證明能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降低卒中風險。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