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痛風有真假之分

痛風有真假之分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9-28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臨床中,有些患者年輕時就有痛風的毛病,因為控制得好沒怎么犯過,沒想到年紀大了,這種痛又找上門了。檢查結果發現,他們的血尿酸水平只比正常值略高,但降至正常值后,關節依然在腫痛。這種情況,臨床上叫做“假痛風”。共同點是紅、腫、熱、痛,但真的痛在腳趾,假的疼在大關節


  武漢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高明松 □段 苗

  《生命時報》 2022-09-06 第1638期 第16版


  痛風是體內尿酸合成過多或排泄不良時,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發的炎性疾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多見于高尿酸血癥者,常會反復發作,與遺傳、高嘌呤飲食、過量飲酒、服用某種藥物等均有相關。

  假性痛風,學名“焦磷酸鈣沉積病”,是關節炎的一種形式,由關節軟骨、半月板、滑膜及關節周圍組織的焦磷酸鈣沉積所致,與尿酸鹽結晶無關。發病與遺傳、外傷、代謝障礙等因素導致的關節軟骨退變相關,比如原發性骨關節炎、膝關節半月板切除術、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

  臨床中,真假痛風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關節會紅、腫、熱、痛,但區別也很明顯,可通過幾“看”來分辨。

  ①看年齡

  真痛風“青睞”中壯年,絕經期后女性也較多見。假性痛風多發于老年人,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50歲以下人群很少見。但男性起病年齡較輕,多表現為雙下肢關節急性發作;女性多在老年期發病,以慢性炎癥為主要表現。


  ②看關節

  真痛風好發于小關節,尤其是第一跖趾關節,還可能累及踝關節、足背關節、膝關節等,肩部、髖部較少受累。假性痛風常在膝關節、髖部、肩部等單個大關節發病,尤其是膝關節,四肢小關節較少受累,極少侵犯腳趾。


  ③看疼痛

  假性痛風急性期的關節腫脹和壓痛發展快速,可在6~24小時達到高峰,一般1~2周可自行緩解,易與真痛風混淆。但假性痛風的疼痛相對較輕,還可能出現晨僵、屈曲攣縮等表現。


  ④看“結石”

  大多數痛風患者的關節周圍會有晶體沉積,時間久了還可能出現痛風石,假性痛風很少出現由晶體沉積形成的硬結節。


  實際上,假性痛風很常見,只是并非都能被發現。臨床中,關節液穿刺檢查是診斷“假性痛風”的金標準。一般來說,如果穿刺查出焦磷酸鈣晶體,可確診“假性痛風”;查出尿酸鹽晶體,為痛風。部分患者兩者都有,表明同時患上了真假痛風。

  臨床治療通常可以阻止急性發作和預防復發,無癥狀者無需特殊治療,但“假性痛風”仍屬于關節退行性病變,一旦出現癥狀,患者需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比如關節抽吸術、關節內注射糖皮質激素等,大多數癥狀可緩解且不會有后遺癥。否則,除了引發不能逆轉的關節損傷外,還可形成囊腫、骨刺以及軟骨缺損,甚至增加骨折風險。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