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血糖高皮膚也遭罪

血糖高皮膚也遭罪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2-12-18 00:01
    【byb.cn 】(來源:)感染瘙癢出水泡 小腿長斑脖子黑 血糖高,皮膚也遭罪


  浙江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陶小華 □主治醫師 丁 楊

  《生命時報》 2022-12-02 第1661期 第19版


  2型糖尿病群體正以流行病的速度擴大。據估計,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將達到2.5億~3億。升高的血糖可引起多種細胞的損傷,包括內皮細胞、神經細胞、角質形成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等。臨床上,約30%的糖尿病患者會有皮膚問題,出現如下幾種表現。

  ①瘙癢

  慢性瘙癢是糖友常見的皮膚問題,3%~49%的糖友會不同程度地感到皮膚瘙癢,多表現為皮膚干燥或伴有紅斑、丘疹。這可能與糖尿病多神經病變與交感神經系統損傷引起的相關出汗功能障礙有關。積極控制血糖是治療的基礎,平時應加強皮膚保濕,穿著柔軟衣物;皮疹明顯的糖友,可以配合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或口服抗組胺藥,以緩解瘙癢。


  ②脛前糖斑

  類脂質漸進性壞死,也就是俗稱的脛前糖斑,表現為小腿前側會出現邊界清晰的紅褐色或黃褐色斑塊,是糖尿病較特異的皮膚病變。據統計,約0.3%~1.2%糖友會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腿部微血管病變和缺氧有關。部分類脂質漸進性壞死能自發改善,但常遺留萎縮性疤痕,目前可嘗試外用激素或局部封閉治療。


  ③糖尿病性大皰

  約0.5%的病史較長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無痛性水泡,好發于雙腿及足部,一般2~6周內會自行消退。糖尿性大皰的病理機制尚未完全確定,多見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也可能與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劑相關。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水泡多會自行吸收,且吸收后不留下明顯的疤痕。糖友應注意不能搔抓,保持水泡的完整,還要積極控制血糖,預防繼發細菌感染,


  ④環狀肉芽腫

  這是糖友常見的炎癥性病變,表現為平滑丘疹和斑塊,好發于足背、手及關節處,通常無不適感覺,可通過活檢確診。該疾病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大多數未經治療可痊愈。


  ⑤黑棘皮病

  這是胰島素抵抗的一個皮膚標志。數據顯示,約15%的2型糖尿病患者會發生黑棘皮病,表現為皮膚皺褶處出現天鵝絨般的色素沉著,最常見部位是頸部和腋窩。這是由于過多的胰島素激活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受體,引起角化細胞過分生長。黑棘皮病常是糖尿病的先兆,可出現在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身上。患者應控制好血糖,增加鍛煉,保持正常體重,可外用維A酸軟膏改善。


  ⑥皮贅

  在高血糖和胰島素刺激下,角質細胞過度增生,會形成色素沉著性的軟纖維瘤,俗稱“皮贅”,約70%的皮贅患者有糖尿病史。這種小而軟的皮膚腫瘤常出現在頸部、腋窩、眼瞼等位置,大部分無不適,若覺得影響美觀可通過激光去除。


  ⑦真菌性皮膚感染

  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神經病變和循環改變使得糖友容易感染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在皮膚上可表現為瘙癢性斑丘疹或小水泡;如果感染了黏膜,會出現白色丘疹、斑塊及紅斑糜爛。臨床上,復發性念珠菌病是糖尿病的重要標志,也有助于識別糖尿病前期。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