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痔瘡.異病同治法

【byb.cn 人體管道工】大家春節過的怎么樣,大吃大喝之后,有沒有人牙疼和肛門疼的。如果有,請看此文。
很多人都有患有牙周病(牙齒松動、刷牙流血、牙周袋)和痔瘡(肛門疼痛、流血、瘙癢),但無論中西醫,絕大部分的治療都是集中在患處,這種做法往往是治標不治本,暫時癥狀緩解,一停藥,或者外感風寒,飲食不節,就又會復發。近幾年,我沒少在這方面探索,文章也寫了一大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標本兼治的好方法,肩周拔罐法治療牙周病和痔瘡,以達到異病同治的效果,立竿見影,效果杠杠的,關鍵還不用花錢求人,那這究竟是如何做的呢?

牙周病,痔瘡,這兩個病癥,一個在上,一個在下,一個在口腔,一個在肛門,看起來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從中醫的整體觀和辯證施治來看,二者則同屬一條經絡,牙周病,尤其是下牙,是大腸經循行(上牙是胃經循行);而痔瘡,當然就更離不開大腸經了。
實際上,之所以會有牙周病,產生牙菌斑、牙周袋、牙齦膿腫發炎;之所以會有痔瘡,會疼痛、流血和瘙癢,其實都是大腸經堵的結果。具體的說,都是因為大腸經堵了,大腸經上的毒排不出去,就從兩個開口的地方(口腔、肛門)往外排,害得我們這兩個出口遭殃受罪,這點和我們過去探討的腳氣、青春痘的道理是一樣一樣的。
而我們傳統的治療方法,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過度關注了患處,而忽視了整體。有過牙周病的朋友,一定少不了洗牙,深刮(齦下潔治)、甚至牙齦翻瓣術、最后不得不拔牙;而痔瘡也是,不是這個膏,就是那個栓,甚至是手術......,但問題解決了嗎?
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其循行的經絡上找一個排毒的出口,在這留重罐,將導致大腸經堵塞的風寒濕毒,從拔罐處排出,以達到最終讓口腔和肛門不再承受排毒的壓力的目的,這兩個病癥自然就從根本就解決了。需要強調的是,不是拔一次就一輩子不用拔了,因為體內的風寒濕毒會不停地往外排,這是人體自保的一種表現,因此,在大腸經上的拔罐也需要隔一段時間就要做一下,如果你感覺口腔和肛門不舒服了,就一定要關注一下你的肩周是否活動受限,是否有酸痛脹的感覺,如果有,就在不適處拔罐,如果沒有明顯的痛點,就在大腸經巨骨穴附近處拔,就像下面組圖:












那位問了,怎么才能快速找到拔罐的位置呢?其實你不用太找準穴位,你只要在肩周能吸住罐的地方,先拔上一個罐,用最大的抽力拔上試探一下,如果感覺不太疼,就可以馬上換一個地方,直到找到最痛的點(阿是穴),你就在此留罐就行了,記住,一定要用最大的抽力。留個20分鐘,觀察一下,如果有小水泡出來,就繼續再拔20分鐘,讓水泡變大,然后啟罐,用縫衣針挑破(先用火燒一下針,消一下毒),用餐巾紙壓干滲液,最后貼上敷貼為止。以后每天換一個敷貼即可,一周后,傷口就會自然愈合。這種拔法,只能自己在家里DIY,不會有醫院、美容院、按摩院的醫師給你拔的,因為人家怕擔責。不要擔心感染的問題,凡是用我這種方法拔罐的,從未有人感染過。只要等到傷口痊愈,皮自然脫落者,都不會留下明顯的疤痕。
那位又問了,我上牙疼怎么辦?如果是上牙有牙周病,除了在肩周拔罐外,還要在膝蓋周邊尋找痛點,尤其是胃經、脾經的循行的線路上(脾胃互為表里),通常膝蓋內側脾經循行的線路上,更容易拔出水泡。
那位還問,你這套理論有依據嗎?必須有啊?《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黃帝內經.靈樞.終始第九》: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以上就是《黃帝內經》中的“上病下治法”。對于本案而言,我們拔罐的位置,對于口腔,是上病下治;而對于痔瘡,則是下病上治,你明白了嗎?
而對于牙周病和痔瘡,則是異病同治!異病同治,最早從《黃帝內經》起源,發展于張仲景,《金匱要略》中有70余條原文、30多首方劑體現了“異病同治”法則,而最早明確提出本法的是清代陳士鐸,其《石室秘錄》中有云:“同治者,同是一方而同治數病也。”異病同治乃辨證論治的精神實質之一,不同病種,在其發展變化過程中因大致相同病機,出現大致相同證型,則可用相同治法和方藥來治療。
怎么樣,這個理論完全是顛覆你的認知吧?!信不信由你,反正不花錢,也沒副作用,操作也簡單,有沒有效果,試試就知道了!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