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骨折風險極高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2-23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發生過脆性骨折 正使用激素類藥 有些老人骨折風險“極高”
高齡老人本身肌肉萎縮、平衡力失衡、視聽覺以及反應速度減退,導致抵御跌倒風險的能力下降,骨折發生率明顯增大,如果再存在以下幾種情況,骨折風險就會“極高”。
近期曾發生脆性骨折。骨質疏松性骨折,也稱“脆性骨折”,可由不足以使正常骨質損傷的低能量損傷(如站立時跌倒、輕微碰撞等)引發。一旦發生脆性骨折,再骨折風險會明顯高于沒有脆性骨折的患者,尤其是髖部、椎體等部位,風險在24個月后才會趨于穩定。
接受抗骨松治療期間仍發生骨折。由于衰老、雌激素缺乏或其他代謝性疾病影響,部分患者即便正在接受抗骨松治療,成骨能力仍明顯弱于破骨能力,易再發生骨折。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有助延緩骨組織破壞,如果不繼續治療,可能會更早發生多次骨折。
多發性脆性骨折。全身骨量降低是脆性骨折的主要風險因素,好發于胸腰段椎體、髖部、肱骨近端或橈骨遠端等部位,以椎體骨折最為常見。
正在使用可導致骨骼損害的藥物。部分藥物可通過限制鈣吸收、降低性激素、抑制骨形成等多個途徑造成骨丟失,比如潑尼松龍(糖皮質激素),使用7.5 毫克/天潑尼松龍的患者,髖部骨折風險增加77%;連續使用超3個月,髖部和椎體骨折分別增加7倍、17倍。
高跌倒風險或伴有慢性疾病導致跌倒史等。跌倒是骨質疏松的獨立風險因素,尤其是80歲以上人群,他們多數伴有視聽覺、心腦血管、骨骼肌肉系統疾病,造成平衡協調能力下降,致使骨折風險急劇攀升。
以上這些人群在鈣磷及骨代謝方面,鈣質吸收利用、成骨能力更低,骨量丟失率更快,骨骼本身的密度、質量和強度也會變差。
雖然極高風險人群面臨更多挑戰,但若做到早期篩查與識別,骨折仍可防可治。即便已發生脆性骨折的人群,經過適當治療,也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風險。除基礎治療外,這部分人群首選促骨質形成藥物,初始藥物可選擇地舒單抗、特立帕肽或匹羅佐單抗,如果髖部骨折風險極高,建議優先選擇唑來膦酸、地舒單抗,須堅持長期序貫治療,也可運用對證的中成藥進行辨證施治。此外,要對不安全的家居環境進行適當改造,保證照明不亮也不暗、地面干燥平整、家具位置不隨意挪動等。
同時注意個人習慣,比如睡醒后平躺30秒、坐位30秒、站立30秒后再開始日常活動;佩戴髖部保護器、脊柱支架、防跌倒手表等,減少跌倒事件的發生。一旦極高風險人群出現腰背部疼痛(比如胸背部肌肉酸痛、急性劇烈骨性疼痛)、駝背及短時間身高縮短,最好及時就醫,以盡早發現骨折。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骨科醫學部康復醫學科主任 李 曉 □副主任醫師 秦 江
《生命時報》 2023-02-14 第1679期 第16版
高齡老人本身肌肉萎縮、平衡力失衡、視聽覺以及反應速度減退,導致抵御跌倒風險的能力下降,骨折發生率明顯增大,如果再存在以下幾種情況,骨折風險就會“極高”。
近期曾發生脆性骨折。骨質疏松性骨折,也稱“脆性骨折”,可由不足以使正常骨質損傷的低能量損傷(如站立時跌倒、輕微碰撞等)引發。一旦發生脆性骨折,再骨折風險會明顯高于沒有脆性骨折的患者,尤其是髖部、椎體等部位,風險在24個月后才會趨于穩定。
接受抗骨松治療期間仍發生骨折。由于衰老、雌激素缺乏或其他代謝性疾病影響,部分患者即便正在接受抗骨松治療,成骨能力仍明顯弱于破骨能力,易再發生骨折。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有助延緩骨組織破壞,如果不繼續治療,可能會更早發生多次骨折。
多發性脆性骨折。全身骨量降低是脆性骨折的主要風險因素,好發于胸腰段椎體、髖部、肱骨近端或橈骨遠端等部位,以椎體骨折最為常見。
正在使用可導致骨骼損害的藥物。部分藥物可通過限制鈣吸收、降低性激素、抑制骨形成等多個途徑造成骨丟失,比如潑尼松龍(糖皮質激素),使用7.5 毫克/天潑尼松龍的患者,髖部骨折風險增加77%;連續使用超3個月,髖部和椎體骨折分別增加7倍、17倍。
高跌倒風險或伴有慢性疾病導致跌倒史等。跌倒是骨質疏松的獨立風險因素,尤其是80歲以上人群,他們多數伴有視聽覺、心腦血管、骨骼肌肉系統疾病,造成平衡協調能力下降,致使骨折風險急劇攀升。
以上這些人群在鈣磷及骨代謝方面,鈣質吸收利用、成骨能力更低,骨量丟失率更快,骨骼本身的密度、質量和強度也會變差。
雖然極高風險人群面臨更多挑戰,但若做到早期篩查與識別,骨折仍可防可治。即便已發生脆性骨折的人群,經過適當治療,也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風險。除基礎治療外,這部分人群首選促骨質形成藥物,初始藥物可選擇地舒單抗、特立帕肽或匹羅佐單抗,如果髖部骨折風險極高,建議優先選擇唑來膦酸、地舒單抗,須堅持長期序貫治療,也可運用對證的中成藥進行辨證施治。此外,要對不安全的家居環境進行適當改造,保證照明不亮也不暗、地面干燥平整、家具位置不隨意挪動等。
同時注意個人習慣,比如睡醒后平躺30秒、坐位30秒、站立30秒后再開始日常活動;佩戴髖部保護器、脊柱支架、防跌倒手表等,減少跌倒事件的發生。一旦極高風險人群出現腰背部疼痛(比如胸背部肌肉酸痛、急性劇烈骨性疼痛)、駝背及短時間身高縮短,最好及時就醫,以盡早發現骨折。
有關【骨折】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挖鼻孔致動脈血管破裂04-07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
- [事件]身體需補陽光三件套04-06
最新文章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挖鼻孔致動脈血管破裂04-07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