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如何養好五臟之氣

如何養好五臟之氣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3-15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人參麥冬補肺氣 逍遙散疏通肝氣


  受訪專家: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 張其成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林志健

  本報記者 虞 曄

  《生命時報》 2023-03-07 第1685期 第8版


  中醫將氣的作用歸納為推動、溫煦、防御和固攝四大方面。對人體而言,氣的作用就像鍋底的火。“人活一口氣”,正是由于氣的存在,才使得臟腑運轉起來。“中醫的氣其實是一種能量,是維持生命的一種動力,它不純粹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這就是中醫和西醫最大的區別。西醫偏向于物質結構,而中醫偏向于物質能量。”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教授張其成表示,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它是用氣來貫通的。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林志健認為,氣“虛”了,會影響五臟功能。如何調補五臟之氣,他們給出了一些方法。

  肺氣足,肺才可以主持呼吸運動。肺主呼吸之氣,將自然界的清氣源源不斷地吸入體內,同時不斷地呼出濁氣,保證了人體之氣的生成及代謝。肺又負責宗氣的生成。宗氣是人體之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成關系著一身之氣的盛衰。如果肺氣不足,不僅會出現乏力氣短的情況,還會少氣懶言、不想說話。可以食用人參、麥冬、百合等,也可以服用四君子湯。

  心氣足,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亂。如果心氣不足,會出現心慌、心悸、眩暈等癥狀,想要補心氣可食用酸棗仁、靈芝、大棗。“心氣虛分為兩種,心陽虛最大的特點是怕冷,應多曬太陽;心陰虛就是發熱,可練習太極導引功,還可以靜坐。“還有一種方法,可以用雙手食指交叉后伸直,捶打中丹田(在心窩部位)。有國醫大師習慣每天早上敲打60下,但是一般情況下每天捶打3~5分鐘為宜。”張其成補充道。

  脾氣足,脾才可主持胃腸正常消化吸收。脾主運化,胃負責受納,共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轉化。脾氣升轉,將水谷之精上輸心肺,化為血與津液。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血與津液,皆可化為水谷之氣而布散全身,成為人體之氣的主要來源。如果脾氣不足,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痛、舌苔白和舌胖大,平時可以食用人參、山藥、白術、茯苓等,也可服用參苓白術丸。

  腎氣盛,腎才可主持水液正常代謝。腎藏先天之精,并受后天之精充養。先天之精是腎精的主體成分,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氣,是人體之氣的根本。如果腎氣不足,會出現腰膝酸軟、畏寒、生殖功能低下。可以食用熟地黃、黃精、牛膝等,腎陽虛可服用金匱腎氣丸,腎陰虛可選擇六味地黃丸。

  肝氣通,肝才可疏理氣機。肝臟屬陽,較少出現肝虛情況,多數為肝陽上亢、肝氣不舒,主要表現為心煩氣燥、抑郁寡歡、喜怒無常等。疏肝理氣的經典方為逍遙散,如果有肝熱,就用加味逍遙散。

  “平時也可以多運動,通過打太極拳和八段錦這種全身運動鍛煉每個臟腑。還可以嘗試針灸、艾灸,找專業醫生針對個人身體狀態,辨證選取不同穴位調整臟腑功能。”林志健說道。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