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類: |
全部文章 |
原創(chuàng) |
網(wǎng)評 |
視頻 |
行業(yè)新聞 |
投票調(diào)查 |
網(wǎng)友原創(chuàng) |
養(yǎng)生名人 |
有什么別有病
- 關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diào)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代謝健康型肥胖也屬病態(tài)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5-5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肥胖已成為一個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在肥胖人群中,有一類特殊的“代謝健康型肥胖”,即達到肥胖診斷標準,但沒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脂血癥、胰島素抵抗等代謝異常情況。近期,《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網(wǎng)絡公開版》發(fā)表的新研究顯示,1999~2018年間,美國成年人代謝健康型肥胖的患病率有所升高,從10.6%上升到15%,我國則為4.2%~13.6%。
武漢市第一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 李 陽 □主任醫(yī)師 高明松
《生命時報》 2023-04-11 第1695期 第16版
臨床中,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達到28的人為肥胖人群,我國還會采用腰圍診斷成人中心性肥胖,男性超過90厘米,女性超過85厘米都屬于此類型。從代謝異常的發(fā)病角度分析,這種肥胖并不是“穩(wěn)定”的健康狀態(tài)。與代謝異常的肥胖人群相比,代謝健康型肥胖人群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相對較低,但與非肥胖人群相比,缺血性心臟病、腦卒中、糖尿病的發(fā)生風險仍有所上升。一項針對40歲以上人群的研究顯示,代謝健康型肥胖屬于病理狀態(tài),與動脈粥樣硬化患病風險升高顯著相關。可以說,這類肥胖僅僅是代謝正常,并非真的健康。
肥胖過程中,代謝健康型肥胖僅是一個短暫過渡期,約有50%的人在20年內(nèi)出現(xiàn)代謝異常。一項國內(nèi)隨訪研究發(fā)現(xiàn),20年后,僅6.1%的代謝健康型肥胖患者仍維持代謝正常。針對中國成年人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即使沒有代謝綜合征,肥胖仍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體重指數(shù)每增加1個單位,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就增加5%。保持BMI不超過25、血壓小于120/80毫米汞柱,可有效降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因此,無論代謝是否健康,肥胖患者均需減重。
成年后,總的體重增長最好控制在5千克內(nèi),超過10千克時相關疾病的危險將增加。已有超重、肥胖的個體,應控制體重增長或降低體重,建議將減少體重的5%~15%及以上作為體重管理目標,有助減少多種肥胖相關疾病的風險。如果代謝健康型肥胖患者發(fā)展為早期代謝病,通過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臨床干預、科學減重,仍有助改善代謝異常,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患病風險,甚至可逆轉病情。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y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fā)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y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fā)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