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兩個“祛濕口”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6-19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濕邪是一種致病因素,常常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濕邪主要通過體內代謝、口鼻、皮膚和消化道等途徑產生,引起身體的不適和病變,可傷害脾胃、損傷筋骨、損傷肌膚、影響心理健康。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二區、劉景源工作室疑難病診療中心主任 劉 寧
《生命時報》 2023-05-30 第1707期 第8版
“濕邪”根據形成原因不同,分為“內濕”和“外濕”。內濕多由脾胃功能失調、飲食不當、氣血運行不暢等原因引起,表現為口干、口苦、腹脹、食欲不振、大便稀爛等癥狀。外濕則是指人體外部受到濕邪侵襲,多由氣候潮濕、雨水過多、長時間處于潮濕環境中等原因引起,表現為身體沉重、四肢酸軟、頭重腳輕、關節疼痛等。針對不同的濕邪表現,可通過按揉穴位,調節人體氣血運行,促進濕邪排出。
我們的身體有兩個“祛濕口”——陰陵泉、委中。具體按揉方法:坐姿或站姿,用拇指、食指、中指等手指,以輕柔的方式施加力度。可以按揉、揉動或點壓,每次持續時間不宜過長,3~5分鐘為宜。按揉穴位的強度要適中,不宜過猛或過輕;可以在按揉穴位前先把手掌搓熱,按揉后,以局部發熱、酸脹為宜;每次按揉穴位后,要注意休息和放松,以免引起疲勞和不適。
當然,在治療濕邪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飲食調理和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以避免濕邪再次滋生。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