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喝中藥起濕疹是在排濕嗎

喝中藥起濕疹是在排濕嗎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8-24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北京讀者王女士問:我最近在吃中藥,但服藥期間起了濕疹,之前從來沒有過皮膚問題。網上說這是“排濕”反應,請問專家這個說法靠譜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朱慧婷 副主任醫師 李伯華

  《生命時報》 2023-08-15 第1728期 第8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朱慧婷、副主任醫師李伯華解答:濕是人體臟腑、經絡、肌膚出現的異常、多余水液,可散溢肌膚,出現皮膚水腫、水皰,或引發一些以干燥、苔蘚化、肥厚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病;可留于胃腸導致腹瀉、腸鳴、嘔吐;可留于經絡引起肢體脹痛發沉;還可儲于心肺導致咳嗽、咯痰、氣促等不適。


  祛濕是中醫調理治病的一個關鍵方法。早在漢代,“醫圣”張仲景就在《金匱要略》中提到:“治濕者,發汗利小便乃去”。也就是說,想要排出體內濕邪,可通過利尿和發汗的方式實現。服藥時,如果出現小便增多、出汗增多甚至大便變稀的情況,但沒有其他不舒服癥狀,反而覺得身體輕松了、嘴也不黏了,說明藥物正在起作用,不必擔心。對于祛濕的另一種方法——汗法,中醫遵循“風能勝濕、發汗祛濕”理論,有時會用一些祛風藥、有發汗作用的藥治療濕證,比如防風、荊芥、麻黃、蟬蛻、僵蠶等。祛風發汗之品常有透疹功效,用量過大、配伍不當或不對癥情況下,有可能導致皮疹或皮疹加重的情況。另外,如果體內濕邪本就處于一個快速發展壯大的階段,治療用藥劑量或治療方案不足以完全控制病情的話,也會引發濕疹,需要及時就醫調整用藥。


  需要提醒的是,過敏體質人群,如果接觸了易使自己過敏的藥物后,也可能導致濕疹。臨床中,對蟬蛻、僵蠶、全蝎、牡蠣、珍珠母等動物中藥,以及對茵陳、生艾葉、青蒿、茯苓等植物中藥過敏的人相對多一些。中藥多為復方制劑,一副藥可能由十幾味甚至二十味藥組成,想要精準篩選出過敏藥物相對困難。因此,服藥后若出現濕疹,可請醫生比對近期所服藥物,并結合具體過敏病史甄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