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幸福長壽十個秘訣

幸福長壽十個秘訣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11-3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慢生活關注健康 多感恩心態平和 幸福長壽十個秘訣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 王 征 □ 劉麗麗 編 譯

  《生命時報》 2023-09-29 第1741期 第5版


  活得幸福長壽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在暢銷書《人間值得:日本人長壽幸福生活的秘訣》中,作者赫克特·加西亞和弗朗西斯科·米拉萊斯奔赴世界上預期壽命最高的日本沖繩島,與當地人一起生活,總結出幸福長壽的10個秘訣。

  ①保持活躍

  許多長壽老人都會工作到八九十歲。如果放棄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情,人們會失去生活的動力,所以老人退休后,也應保持一定的好奇心,活躍在感興趣的領域。如果能利用經驗和知識,為社會貢獻力量,可以產生更多成就感,讓自己更有活力。


  ②放慢腳步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當人們不再急于求成,生命和時間就有了新的意義。這條秘訣實際上是讓人們放松身心、放下壓力。很多人即使步入老年,仍可能跟隨家人、孩子的腳步,繼續快節奏地生活,導致壓力逐漸積累,再加上身體機能下降等因素,更易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因此,老人應放慢腳步,將生活重心轉到個人健康方面,并進行相應的鍛煉,有利于健康狀態的持續。


  ③不要吃得過飽

  要想長壽,就要照顧好自己的胃。書中寫道:“吃到有飽腹感即可,千萬不能吃撐。”隨著年齡增長,老人胃腸道動力和各種消化酶的分泌能力都呈下降趨勢,且當前食物越來越精細,能量越來越高,如果吃得過飽會讓機體超負荷運轉,造成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健康問題。因此,提倡八分飽尤為必要。美國《科學》雜志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也證實,八分飽對長期健康有益。老人可以通過改變進食方式來實現,比如細嚼慢咽,保證進食時間不少于20分鐘;避免邊進食邊刷手機、看電視等。


  ④多交朋友

  沖繩百歲老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和朋友一起共度時光。朋友是健康的良藥,人們可以和朋友暢談心事,一起娛樂、憧憬未來。在老年醫學中,評估老人的“社會支持”情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一要素與幸福感、生活質量都呈顯著正相關。因此,老人要多交朋友,有助紓解不良情緒、更好地融入社會、規避電子詐騙等社會風險。


  ⑤為下一個生日塑形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適當運動可以讓身體處于最佳狀態,即使不喜歡劇烈運動,也可以像沖繩老人那樣每天做5分鐘廣播體操。30歲以后,人體骨骼肌的質量、強度和功能以每年0.5%~1.0%的速度下降,可能導致正常的身體功能,如站立、步行等受限。在我國,肌少癥、骨質疏松已成為老人的常見疾病。建議老人結合自身特點,多進行戶外活動,保證一定的抗阻和有氧鍛煉,盡量維持肌肉力量和質量,以下一個生日為目標,鍛煉出更強健的身體。


  ⑥時刻保持微笑

  老人閱歷豐富,容易被束縛在舊日時光中,與現代社會脫節。臨床上,老人是心理疾患的高發群體,抑郁癥的發病率遠高于其他年齡層。發自內心的微笑代表一種平和、樂觀的心態,同時也是在向外界發出友善的信號,有助結交朋友、保持積極狀態,遠離心理疾病。


  ⑦親近大自然

  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應經常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來一場“森林浴”,凈化心靈,給自己“充電”。親近大自然一方面是讓久居城市的老人離開快節奏的生活,減少緊張焦慮情緒;另一方面,良好的空氣質量對老人呼吸道等方面均有好處。


  ⑧保持感恩心態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的衰弱無法避免,人們應當接受變老的事實,對周圍的一切保持感恩心態,感謝帶來空氣和食物的大自然,感謝朋友和家人,感謝曾經的歲月……每天花一點時間感恩,可以不斷增加自己的“幸福儲備”,讓老年生活更有質量。


  ⑨活在當下

  昨天是過去,明天是未來,只有今天屬于自己。作者在書中寫道:“不為過去所累,不對未來生懼。把握住今天,讓它成為生命長河中值得銘記的日子。”老人由于身體機能的變化,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加,更應專注當下,讓每一天都過得充實。


  ⑩找到人生目標

  目標是生活的意義所在。很多老人退休后喪失了目標,易變得消沉孤僻。建議老人重新發掘或繼續追求自己的目標,找到生活的意義和樂趣,有助延緩衰老速度。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