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父親的“健康長壽秘訣”

【byb.cn】?(摘自:渤海早報 )他在《養生無術是有術》一文里說,他的養生之術,也可以叫做秘訣,是三不主義:不鍛煉;不挑食;不嘀咕。這當然也是他的經驗之談。不過,他的這個秘訣卻是經過他的人生“實驗”驗證過的,應該屬于科學的定理之類。但是,當許多朋友聽到這一秘訣的時候,都有些大惑不解:果真這樣就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就可以長壽嗎?
?
?
?
答案當然不會這樣簡單。
?
先說不鍛煉。這當然是不科學的。其實從理論上講,父親并不是真的主張不鍛煉,而是反對“鍛煉主義者”,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就又對了。可是在實際上,他的確是不鍛煉的。他的所謂鍛煉,僅只是帶著貓咪散步,登上僅有3米之高的小土山,呼吸幾口新鮮空氣而已。這應該叫活動,不能叫鍛煉。那么,他的長壽確實是因為不鍛煉嗎?不是的。他的長壽,應該歸功于他天生的體質。他不鍛煉,他不喜歡鍛煉,這就讓他在與壽命的斗爭中只能吃老本,而他的本錢也確實讓他活到了98歲。我認為,假如父親能夠有適當的鍛煉,他是會活更長時間的!可是,世界上沒有萬全的事情。據我的觀察,凡是頭腦極端聰明,又專志于某項研究或工作的人,一般都不喜歡體育鍛煉。
?
我熟悉的李政道先生就是另一例。青年時的他,從來沒有覺得鍛煉是必要的,只在到了老年才有一點鍛煉(其實也是活動)的意思。而他的所謂鍛煉也只不過是躺在床上,分別將兩條腿上抬幾次,總的時間不過幾分鐘罷了。即便如此,他覺得這樣的活動對他還是有利的,于是還把這當作經驗向朋友們介紹。即便如此,我仍然相信李先生還是能夠活很大年紀的,因為他的體質好。至于能夠活到多大年紀,那就要看他的本錢有多少了。
?
另外,父親還補充了一項經驗之談,那就是要長壽,必須進行腦力鍛煉。“不要讓腦筋閑著”就是他秘訣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在不鍛煉中有鍛煉。有的朋友會說,我的腦筋從來也沒有閑著,那我一定能夠長壽嗎?我想,這恐怕取決于你是在想什么,如果你想得的是研究學問,是天下大事,人民疾苦,行俠仗義,為民請命,等等,這是有益的腦筋鍛煉,就可助你長壽;相反,如果你不學無術,整天想的是歪門邪道,損人利己,那恐怕只能減短壽命而絕不會延年益壽的。至于有人真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那就離腦癡呆不遠了,何談長壽。
?
再說不挑食。這個秘訣是有一定道理的。這里不去說它。我的理解,父親所說不挑,是不要刻意挑揀,不要過分講究。何況一些人的挑揀并沒有科學根據,只不過人云亦云或受某些偽營養學家的蠱惑。但是,我愿意告訴大家一個秘訣里的秘訣,那就是父親是不吃剩飯菜的。一般說來,他都是吃新做的飯菜。這個習慣我想對于人的健康一定是有利的。至于完全不挑揀,也大可不必。不能來者不拒,給什么吃什么,或者有什么吃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甚至不想吃的也要去吃。應該說,必要的選擇還是有益的。至于能做到不挑食,這里可能也有一個先天的因素,那就是很多聰明人,勤奮的人,胃口都很好,他們不但食欲好,食譜寬,飯量大,消化吸收能力也強,很少挑揀食物,這或許是人類進化所賦予這些強腦力勞動者的配套條件。
?
第三,說一說不嘀咕。對于人的長壽,這顯然很重要。可是很多人會說,怎么能不嘀咕呢?人生一世,遭遇紛繁,陽關大道,獨木小橋,三親六故,七朋八友,造謠中傷,惡意謾罵,陰謀詭計,打擊報復,怎能事事順心,毫無挫折?又如何能不嘀咕!其實,父親的秘訣在于遇到事情,不過多嘀咕,而是善于排解,善于自我化解矛盾,使自己的心情經常處于平靜緩適狀態。果真如此,那如何能不長壽。譬如對于死這一人生重大問題,父親也是嘀咕的,不過他有一個化解的咒語,就是陶淵明的那幾句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君不見,父親在生命的最后時期,是經常念這個咒語的。
?
總之,你只要這樣看待父親的長壽秘訣,它的確可以適用于每一個人。說句官話,只要你能正確理解,正確使用,他的這一秘訣的確可以讓你長壽。
?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